拿着小手机能做很多大事、很多有意义的事,手机绝不只是“低头党”的玩具。
看昨天的晚报,你会发现一种很新鲜的师生关系。河南科技大学一位教授建了个微信群,名叫“梁老师有话说”:群里头,不光梁老师说话,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在里面“说话”;当然,这话还不能随便说,“有人为了‘讲’好一两分钟,不惜付出整晚时间做功课”。
真好。
身为家长的我,立即开始幻想,假如中小学的老师也这样做,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定会突飞猛进……想到一半就打住了,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是受限制甚至被禁止的,因为老师、家长们生怕他们拿着手机不务正业,耽误学习。
梁老师的实践证明,用好手机,不仅学生们学起来更投入,而且师生关系也前所未有地亲密、融洽。有人可能要说,那是因为他们是大学生,自控能力强,和中小学生不一样。真是这样吗?
手机算是新生事物,在我国流行起来不过十几年。不可否认,功能日益强大的手机是个好玩儿的东西,吸引力很强,不少人都成了“手机控”,而许多老师和家长,都认可这样类似的规定:孩子每天接触电子产品比如手机,不能超过30分钟。问题是,这种紧张的氛围却容易误导孩子,对他们产生“手机不良”的心理暗示。其结果就是,孩子们一旦接触到手机,就要在被发现、被制止之前,抓紧时间玩游戏。
殊不知,现在的孩子也算是一种“新生事物”:这些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使用手机、上网,基本跟原始人使用石器、打猎一样自然。电子产品是他们几乎难以绕开的生活工具,数字生存是他们必须掌握的生存方式。这现实咱不得不承认,上周“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元”的新闻就是实实在在的典型例证。
面对这种“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任由孩子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就有使其误入歧途的风险,但是,总不能因此不让他们到河对岸吧?怎么办?作为负有教育、引导使命的老师和家长,应当凭借自己更强的学习力,尽量跑到孩子们的前面,挖掘电子产品的功能,把手机从通信工具、玩具变成生产力工具。让孩子们知道,拿着小手机能做很多大事、很多有意义的事,手机绝不只是“低头党”的玩具。
梁老师其实也没干什么大事,只是利用现有的微信平台,建了一个群,别人用来聊天,他和他的学生们用来交流作业。这类似当今流行的网络学习社群,一个虚拟课堂,其形式对学生来说绝对喜闻乐见,其效果自然会令人惊喜。在一个干啥都要联系一下“互联网+”的社会里,这么一个效果好、没啥技术难度的事儿,中小学的老师们可否学学?
有一点还需要提醒,就是用手机务必注意姿势。一份来自美国的报告显示,低头玩手机,会让颈椎承受60磅(约27公斤)的重压,比一个7岁小孩还重,而很多疾病都与颈椎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