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呢?人类在进化中选择让孩子早点儿出生。对比一下其他哺乳动物,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孩子出生得实在太早了。其他哺乳动物生出来就能走能跑,而人生出来是一个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胎儿,需要母亲辛辛苦苦养到三四岁,才能像刚出生的小马、小牛一样具备基本的活动能力。
即便如此,生孩子对人类来说,依然是一个近乎极限的运动。胎儿要在母亲的产道中变换多种姿势,让母亲承受巨大的痛苦才能娩出。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母亲因难产受尽折磨而死去。
人类的审美观念,也和生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胸大屁股大,一直是男性的主流审美标准。女人胸大,意味着发育成熟,哺乳能力强;屁股大,意味着骨盆宽大,生孩子较为容易。以往流行的“屁股大好生儿”的说法,非常有道理。
既然正常的产道对一些胎儿来说太小了,对这些难以娩出的胎儿怎么办呢?一种思路是:既然胎儿出不来,那就把胎儿弄碎让其出来,牺牲胎儿保全母亲,这就是曾经流行的毁胎碎颅术。还有一种思路是:既然明知道胎儿从产道里出不来,那我们索性就不让这些胎儿去挤华山一条路,直接把他从母亲的肚子里拿出来,这就是剖宫产。
剖宫产算是人类历史上悠久的手术之一。早在公元前700年,古罗马帝国就颁布法令,要求将妊娠末期死去的孕妇剖宫取出胎儿,然后才准安葬,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剖宫产手术的记录。虽然当时的医生们胆战心惊地照章办事,但母体死亡后,胎儿只能存活5至20分钟,将其手术取出的存活率基本为零。
真正意义上的剖宫产手术,可以追溯到15世纪,据说瑞士的一个劁(qiāo)猪匠的老婆遭遇难产,请来巫婆施展各种法术均无效果。眼看妻子疼得死去活来,劁猪匠情急之下拿出劁猪刀,凭借多年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斗胆剖开妻子的腹部取出胎儿,结果产妇和孩子均得以成活。
有比较确切记载的剖宫产手术,是在公元1610年。两名外科医生杰里迈亚·特劳特曼与顾斯给一名产妇施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在术后25天死亡,孩子却活了9年。由于技术和器材落后,当时的医生只知道切开腹壁和子宫壁,不懂得缝合子宫切口,而是听任其自然收缩止血,大多数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后,不是死于出血就是死于感染。
公元1764年,美国的贝内特医生在给自己的妻子做剖宫产手术时,尝试用棉线缝合子宫切口,奇迹出现了,出血止住了,母子均平安。此后,剖宫产手术得以推广。
因为棉线容易断,产妇也容易感染,公元1852年,美国医生波林用银线代替棉线,剖宫产的死亡率降了约45%。
公元1876年,意大利医生波罗在剖宫取出胎儿后,面对不断出血的子宫束手无策,最后选择切除子宫,这种手术后来被称为波罗式剖宫产并被竞相效仿。波罗式剖宫产将产妇的死亡率降到25%,但做过剖宫产手术的女人,将永远失去怀孕的可能,因此该手术备受非议。
公元1882年,美国医生萨恩格把孕妇的子宫前壁纵向切开,取出胎儿,然后将子宫的切口缝合起来,使得她们以后仍可再次妊娠、分娩,这是剖宫产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公元1912年,克罗尼格首次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剖宫产术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以后,医生们不断改进手术方式,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下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
今天,剖宫产术已成为非常普及且非常安全的手术,无数的母亲和孩子因为这项技术而受益。
需要指出的是,剖宫产术是有损伤的手术,对于那些适合顺产的产妇来说,还是应该优先选择顺产。同样,妖魔化剖宫产术,在需要剖宫产的时候拒绝剖宫产,也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
至于顺产和剖宫产哪个更优越,笔者认为,合适的就是最好的,顺产和剖宫产应对的本就是不同的情况,哪来的优劣之分。顺产和剖宫产,都有相当明确的指征。无论是强求顺产而拒绝剖宫产,还是强求剖宫产而拒绝顺产,都是极其错误的。到底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应遵从医生的意见,切不可因为偏见而自作主张。
(摘自《八卦医学史:不生病,历史也会不一样》 烧伤超人阿宝(宁方刚) 著 鹭江出版社 出版)
本连载结束,敬请关注下期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