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盛唐时期宵禁严格,洛城居民只有在元宵节前后可以狂欢三天,合法地享受夜生活,其他日子晚上出门都算犯法,被抓住要吃官司。
宵禁不是唐代专利。自古以来,为了维护夜间治安,大多数朝代都实行宵禁,城镇有专人巡夜,强行管制人们的夜生活。
晚上出门会被曹操打死
据《周礼》记载,东周时期,王城洛阳已有“司寤氏”,专门负责宵禁,晚上不许人外出。
汉代也实行宵禁,黄昏后城门关闭,禁止夜行。
东汉末年,曹操在京都洛阳担任北部尉(相当于公安局局长)。当时,宦官蹇硕是皇帝跟前的红人,他叔叔蹇图仗着有后台,违反禁令,晚上出门办事,不巧遇上巡夜的曹操。曹大人手持大棒,冷笑一声:“犯禁夜行者,不管是谁,一律棒杀之!”不由分说,将蹇图活活打死。
这一招杀鸡吓猴,令曹操威震洛城。皇帝也拿他没法子:维护京城治安,也是保护自己的安全,人家曹操是依法办事。
请到北宋“不夜城”尝尝夜宵
隋炀帝虽然好耍,但也赞同宵禁,不过放宽了政策:元宵节前后暂时解除宵禁,允许京都洛阳的居民彻夜狂欢,出门赏灯。
这项福利政策在唐代继续推行,每年元宵节,万民同欢,通宵达旦。
晚唐往后,宵禁逐渐变得形同虚设。有人夜晚聚众活动,当官的视而不见。青楼内灯火辉煌,时有官员光顾。
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解除宵禁成了达官贵族与平民的共同需要。
朝廷允许汴梁(今开封)开设夜市,百姓在三更前可以自由行走,开封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不夜城”,人们可以正大光明地上街吃夜宵。
更夫和盗贼是不是一伙的
好景不长,元代统治中原,为加强对汉人的控制,重设宵禁。
明代也实行宵禁,违禁者打三十至五十大板,反抗者打一百大板,打得人半死不活。
清代甚至在乡间竖起禁止夜行的木牌,“基层干部”发现村人夜行,即刻将其绑了见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游记中写道:中国“各个城市都有千百名更夫在街上巡夜”,但宅院被夜贼偷盗的事还常常发生,“这或许因为更夫本人就是盗贼,或者和盗贼合伙”。
看来,宵禁只能禁得住良民,对于监守自盗者,宵禁反而提供了钻空子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