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司机们以后如果都“仗剑出行”,可怎么得了?
前两天晚报报道了这么个事儿:为了抢半个车位,小王开着货车别了一辆轿车,让他没想到的是,轿车司机竟拿出一把二三十厘米长的刀子,在小王的副驾驶位置的车窗玻璃上砍了几下,不仅把玻璃砍出几道痕迹,还放了几句狠话。小王赶紧报警,民警迅速赶到,轿车司机说,当时一时气愤,只想吓唬一下对方。
这件事儿,不复杂。小王不守规矩,惹怒了轿车司机,于是,后者用更严重的违法行为来“惩治”小王。
违法变道、违法掉头、晚上开远光灯等不文明驾驶行为,确实很常见,于是,很多人一旦开车上路,就成了脾气暴躁的路怒症患者。路怒症的危害不小:轻则阻塞道路交通,重则酿成道路安全事故,甚至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怒。路怒之所以发生,大多是因为他人的不文明甚至是违法驾驶行为,那些违法行为,又得不到执法部门的有效惩治,给人以“没处说理”的感觉,时间长了,就容易引发脾气相对暴躁的驾驶员的愤怒情绪。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引发路怒的行为屡禁不止,那么路怒就很难消失。所以,对“被激怒”的一方,无论是好言相劝,还是“打板子”,似乎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路怒。
违反交通法规的人多了,路怒蔓延了,人们对规则的遵守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惩处交通违法者。问题是,司机们以后如果都“仗剑出行”,可怎么得了?
很多人还有印象,过去到银行办理业务,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排队——争先恐后,你挤我抢,插队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而今,即使也需要等待,但也难见纠纷,为啥呢?很简单,因为银行引进了叫号系统,重新建立了排队规则——这种规则牢不可破,你无法不遵守。
因此,治疗路怒症,一方面,是每一个驾驶员都要放平心态,远离路怒,将文明出行、礼让出行的观念内化于心,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严格执法,对那些敢于以身试法的违法者零容忍。
严格执法,喊了多少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交管部门哪有能力去监控每一辆车、每一段路上发生的交通行为呢?
那么,是不是可以给交通违法受害方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比方说,现在很多车辆都装有行车记录仪,如果遭遇违法驾驶,就算没有引起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行为的受害一方,也可以将拍下的影像,当作举报的重要证据。类似的呼吁,已经有了不少,但几乎均未付诸实施,无论如何,手段改进、技术创新是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好办法。治怒路,该有些新点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