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河洛评谭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

场地多了,你就会去运动吗
本报新闻观察员 洛谭

足不出户的网络社交方式,已经成了孩子们参加体育运动的阻碍吗?

洛阳能踢球的足球场数量多吗?举办球赛多吗?商业球场经营状况咋样?周一,晚报刊发了调查报道。

在采访过程中,一名私人球馆的老板在分析生意不佳的原因时提到,“我市足球氛围不够浓烈,市民对足球的喜爱程度不高”。这话要搁在二三十年前,绝对是瞎说。现在情况咋样,我在此不敢妄谈,但就平日的观察来看,街上确实很难见到抱着足球的男孩子了。

洛阳曾是全国闻名的足球重点城市,厂矿足球比赛也曾火热多年,带动了大量球迷的产生。足球氛围今不如昔是事实,业内人士也曾从各种角度分析,比如大厂矿的兴衰、组织问题、“小团体”的问题、体教结合的问题等。当然,永远绕不开的,从宏观上讲,是时代的变迁;具体来说,是缺乏场地的现实。

的确,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楼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宽,哪有那么多地方让大家活动?但转念一想,过去那些年,一些大学校园球场周末针对社会开放,可你进去看看,那么漂亮的球场却经常空着。可见,不要单纯地说“场地太少”,也可能是人更挑剔了。

我总在想,在什么都跟互联网扯上点儿关系的当下,年轻人参与体育运动这事儿,是不是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交方式的革新。普通人参与体育活动,除了强身健体,也借此达到社交目的:与朋友的关系更紧密,同时结识陌生人,对于过去鲜有手机和电脑的孩子来说更是这样。场上运动,场下聊天,互留家中电话号码,改日再约,70后、80后对这样的事儿不陌生。

如今,这种方式实在老套又低效。扫一下二维码,加入一个微信群,随时随地聊天,何必总要见面?最近我常在晚上散步至中学门口,赶上放学时,听到孩子们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电脑游戏、电竞赛事和选手。

这跟“网瘾”不沾边儿。与其说电脑游戏的吸引力大,倒不如说电脑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篮球和足球,成为孩子们的主流社交方式。你想,三五好友各自在家打开电脑和聊天软件,实时通话,组队游戏,跟在一起踢足球的快乐程度也差不了多少。

足不出户的网络社交方式,已经成了孩子们参加体育运动的阻碍吗?

如果是这样,无论是重振足球城的雄风,还是发展校园足球,增强“社交性”应是着力的一个方向。举个例子,举办城市足球赛,既要打响知名度,吸引更多市民关注,也该注重线上和线下的互动,逐渐形成固定的舆论场和社交圈。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