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困了累了付出了之后,科学的做法,不是喝着红牛拜读王健林的行程单。
凌晨4点起床,紧接着健身一个小时,在一天内飞了两个国家三座城市……万达集团微信公众号晒出王健林11月30日的行程单,“首富的一天”迅速引来全民围观。
围观的声音大概可分为三种:一种是自叹弗如,感慨“有钱的人比你更勤奋”;另一种是付之一笑,直言“除了早起没什么新意”;最后一种,是赤裸裸的羡慕——“好想天天上班坐私人飞机”。
白日做梦抛开不说,头两种声音间的针锋相对显而易见。年过六旬的首富马不停蹄地工作,而且还坚持天天健身,自然值得我辈学习、敬仰、思索,但客观地说,“这是出差的一天”“实际上一天就做了签约一件事情”“私人飞机上可以好好休息”等分析,也不无道理。
而我们这里想谈的是,“鸡汤文”怎么越来越不招人待见了?
“鸡汤文”几乎曾让人人趋之若鹜。或许是文字水平普遍没有那么高了,或许是其中故事越发离谱了,总之,如今的“鸡汤”已让人越饮越腻,阅读体验直逼街边广告。在此情况下,“首富的一天”亦被波及。
可能是因为反感,“反鸡汤”“毒鸡汤”应运而生:“有些事不试试就不知道什么叫绝望”“丑小鸭变白天鹅说明还是出身最重要”“好好活下去,每天迎接新打击”……不少人读之“默泪”,却又直呼“过瘾”。
有人说,“毒舌”受欢迎,是迎合人们心中被压抑的能量:人人都有“阴影”,自己不愿接受、不敢承认,需要借助“毒舌”来表达,进而达到宣泄的目的。
想来也是,因为生存和生活压力的沉重与无奈,让一曲《感觉身体被掏空》首发之初便爆红网络。歌词中“我热爱工作”“我喜欢学习”的自我安慰,包括“谁需要睡觉”“谁需要吃饭”的歇斯底里,引发了绝大多数底层上班族的共鸣——唱梦想,也唱疲惫。
年轻人“反鸡汤”,与“鸡汤”所代表的生搬硬套、断章取义有关。“反鸡汤”就是反说教,就是对“成功学”等世俗价值观以及其中掺杂的畸形教育理念、市侩哲学的抵制和抨击。你钻窟窿打洞地追求名扬四海、富甲一方,不说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没价值。
进一步说,“毒鸡汤”中调侃和自黑也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忙碌,不绝对等同于努力和勤奋。忙碌,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方向、合适的平台上。
如今,对无数底层劳动者来说,非常累又非常拼是一种常态,而这种常态,跟多年来经济发展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与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有关。现实社会从来都不是理想国,尔虞我诈和潜规则仍然大行其道,阶层固化与上升通道逼仄仍难以有解,片面强调个体作用的“鸡汤”,难道不是在误导单纯的人钻牛角尖吗?万一出不来,轻则吃亏上当,重则怀疑人生,谁该为此负责呢?
真的困了累了付出了之后,科学的做法,不是喝着红牛拜读王健林的行程单;需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该休息就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