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无障碍生活的发展,既依靠设施建设、规章完善,也离不开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看晚报,在国际残疾人日前,3名我市大学生志愿者受邀体验了盲人的生活。在这“黑暗的一天”里,三个年轻人都感受颇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体验中,盲道被私家车挤占的情况比较突出。这与我们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
“发达国家街上的残疾人多”,是很多人出国的感受之一。残疾人社会参与度高,来自社会的歧视眼光少,出门心理压力小,自然是原因之一。另外,就是因为无障碍设施较为完善。由于经济、人口等因素,各国在无障碍设施上的投入也许不能简单类比,但各类无障碍设施缺乏养护,被损毁或者挤占等状况,还是值得思考的。
我市在2010年就已出台《洛阳市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其中不仅规定了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建设、验收、管理和养护内容,同时也对失职、违规施工,包括损毁、擅自占用无障碍设施等情况有明确的处罚标准。问题在于,监管和执法难以每次都及时和到位,惩罚性条款的威慑必然打了折扣。
城市无障碍生活的发展,既要依靠设施建设、规章完善,也离不开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事实上,对健全人来说,许多无障碍设施,也不是绝对“与我无关”。就像无障碍卫生间,平日里也可以承担不分性别独立卫生间的功能,可以为带着女童的父亲或是带着幼子的母亲提供便利。
整个社会的观念进步,需要学校教育保障。
今年8月,有媒体报道国内4名大学生要求教育部公开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而随着《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等出台,高考之门向残障人士开得更大,类似的发问和质疑会越来越多。
除高校外,中小学校园无障碍设施情况更值得关注。这不仅关系到残障孩子从小的就学问题,也事关孩子们观念的养成。试想,如果自入学起就开始接触和了解无障碍设施,他们对于建设无障碍生活、关怀残障人士意义的认同感无疑将更牢固。提高校园无障碍设施的普及率,将无障碍设计应用到校园各处,并让学生参与到日常养护工作中,这些都可以成为此项工作的抓手。
去年9月,晚报报道了市十二中为了帮助一名常年坐轮椅的同学,整个初一年级由三楼调整到一楼,并保持3年不变。老师还特意教导其他同学,不要使用“残疾”等词语。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但我们希望这样的美谈能更多些,多到成为共识,形成规定,深入人心。唯如此,城市无障碍生活的发展才能有更持久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