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河洛评谭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

乡村生活经验,用处无穷
□本报新闻观察员 洛谭

乡村,是太多知识、能力的起源与根基。

昨天,一则“大学生必修种地课”的新闻引来不少关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开设“种田”课程,要求每名在校生必须在农场里修满40个学时、总计两个学分的劳动课,才能毕业。

这让人想起13日晚报上一篇报道:河科大副教授仝红星在老家新安县租下6亩农田,命名为竹林耕读园,带着同事和学生体验乡村生活,种小麦、油菜、芝麻、南瓜……最后一茬儿罢园南瓜,带回学校搞无人售货:“随便拿,随意给钱。”

如今,就算出身农家的年轻人,对种地通常也比较陌生了。上种地课,能让学生们接接地气,习惯劳动,不至于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有好处,但好处还远不止于此。

源于传统乡土中国的生活经验,对人的价值是相当大的。想一想,不论是历史、文学、哲学、价值观念、习俗、生活方式等等,多少都来自于乡土中国!乡村,是太多知识、能力的起源与根基。

受教育,学古诗词当然是绕不过去的。王维的诗中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从山区走出来的人,恐怕对这种情景不但不会感到疑惑,反而有身临其境之感。陶渊明的诗句中对种地除草这样描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春夏之交,地里的野草那真是疯长的,一夜之间甚至就可淹没了豆苗,而且,豆苗的密度也是有讲究的。有了这些知识,可能就不会简单地判断隐者陶渊明是不是“疏于耕作”。

除了读书,农村经验的用处还多着哩。从懂得熟人社会中的人情世故,到明白风俗习惯的规矩门道;从了解四时八节,到知道各种作物何时种何时收;从扛重物该用啥姿势,到打个绳结怎样才结实……不论你是坐办公室的白领,还是在学校教书的老师,这些知识和能力,在生活中、职场上,不会没有用处。比方说吧,风和日丽的日子,小伙子带着女友去野外搞个烧烤,折腾半天火都生不着,是不是尴尬得很?而对于曾经常在野地里和小伙伴烤红薯吃的人来说,生火,实在就不是个事儿。

时代在发展,中国的城市化也在大踏步地迈进,但可别忘了,就是在工业化发展程度极高,甚至是后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农村生活经验,或者说劳动生活的经验,仍然是很受尊重的。假如你去了美国,美国法律规定是要自扫门前雪的——如果你扬过场,或是用锨用得挺熟练,对生活也有帮助呀。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