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你最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从孩子学会说话起,很多大人都喜欢这样问。
其实,这样问孩子并不好。对大人来说,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对孩子来说,这可能导致孩子过早学会撒谎,以及察言观色。
吐槽
为了规避“风险”,宝贝答非所问
家住高新区的芳芳是一名宝妈,儿子还不到两岁。上周,她在洛报教育家长群里聊了一件儿子的趣事。
自从小家伙学会说话起,一家人都喜欢逗他,最爱问的问题就是:“你最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以前,他都会老老实实地回答最喜欢爸爸或最喜欢妈妈,后来变成了‘都喜欢’,现在会故意说‘喜欢奶奶’了。”芳芳说,这也促使她开始反思,是不是不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当然,大人们给孩子出的这道选择题太常见,孩子们的回答也五花八门,有的相当“高能”。我们暂且放下芳芳的疑问,来看看网友们的吐槽。
“小猫猫”:我问女儿最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她回答“喜欢方糖”,感觉自己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搜胡”:小时候被问喜欢爸爸还是妈妈,长大后被问喜欢公公还是婆婆,我总是聪明地回答“都喜欢”。
“可儿”:大家在一起时,女儿永远回答“两个都喜欢”,但单独和我在一起时,就会说喜欢我。
思考
中国式逗小孩,是逗趣还是伤害
“这个问题会让孩子很为难。”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幼儿园园本教研中心主任王红梅说。
对孩子来说,在没被问到这个问题前,他对爸爸妈妈的爱是没有比较的,所以很难回答。因此,在幼儿园里,她也要求老师们别问孩子最喜欢哪个老师之类的问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莹斐分析,家长经常问孩子这个问题,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对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来说,他会坦然地说出自己当下的想法,而不会担心自己的答案会对养育者造成伤害。
第二,对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来说,他会担心说出真实想法后,失去其中一方的爱,进而陷入恐惧。这种失去,对孩子来说,绝对是件大事。所以,他可能选择说谎,或者察言观色,给出一个让大人满意的答案,迎合大人,这样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王红梅与李莹斐都认为,家长喜欢问这个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家长的不自信。家长应给予孩子完全的、无条件的爱,尽量别给孩子出这样的选择题。
提醒
向孩子提问,也是一门学问
与孩子交流是一门学问,王红梅还提醒家长尽量别问孩子选择性问题和诱导性问题。
为何别问选择性问题,而要问发散性问题?王红梅举例说,孩子放学回家,家长想知道他今天在学校吃饭怎么样,于是问:“今天的饭好不好吃?”这就属于选择性问题,孩子只能回答“好吃”或“不好吃”。而“今天吃了什么饭”就属于发散性问题,孩子需要通过回忆、思考才能回答,这对锻炼其思维能力有好处。
为何别问诱导性问题?家长看到孩子哭了,问“是不是某某打你了”就属于诱导性问题。也许本来是两个孩子打架,双方都有错,家长这样问会诱导孩子去想:我哭了,是因为某某打我了。家长面对孩子哭这件事,应该问:“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孩子从客观角度描述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