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悦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5月31日 星期
独家连载
刻苦攻读 京华云烟

北大岁月(3)


毕业前夕,陈俊武把自己几年来的心血结晶——学习笔记整理装订,分成18类,各包以封皮,以《化学工程与我——俊武求知旅程之一段》为总题,重叠置于书架上,量一量,竟有7英寸厚。

陈俊武在北大期间刻苦攻读,打下了坚实深厚的化学工程理论功底和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体系,而且视野开阔,已经接触和了解了世界化工科学的前沿信息。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一知识积累阶段,也磨砺了意志,训练了方法,培育了为科学事业、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精神。这对他一生的道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那时起,他已经具备了一种素质:将来无论进入任何一个领域,他都可以成为那个领域最卓越的专家。

陈俊武对学习的痴迷和专注,似乎给人一种不闻世事的感觉,其实不然,他读大学的4年,正是他家遭变故、生活拮据的困难时期,也正是时局动荡的社会变革时期,而他是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热血青年,在这种环境中坚持学习,正表明了他对知识的重视和渴求,同时也是对自己面对时艰心理定力的历练。

陈俊武的父亲陈训昶初到北京时,在北洋政府的农林部任职,后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再加上政局动荡,动来动去就把他的职位弄丢了。为了谋生,陈训昶找了一个法院文书的差事,主要是抄写公文卷宗之类,薪水比以前少了许多,况且也并非所学。日本人占领时期,陈训昶心情更加压抑苦闷,积郁成疾,后来就卧床不起。1946年,陈俊武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陈训昶逝世,享年62岁。

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主要靠以前的积蓄和典当度日,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粗粮窝窝头、稀粥和咸菜成为家里的主餐。当年,陈俊武选择上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除了志趣和理想,还有家庭的因素:一因北大是公费,学生每月可领到一袋面粉,这正可接济家中;二因工科学生将来就业谋职相对容易,能更早扛起家庭的担子。

为了节省住宿费和伙食费,陈俊武上大学期间,食宿都在家里。从端王府工学院到东斜街的家里,共5里,走一趟要3000多步,25分钟,一天4趟,他一共走了4年。走读4年,陈俊武也练就了深厚的走路功底。他脚跟稳、步子轻、跨幅大、频率快,一般人要小跑才能跟上他。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全国人民都期盼和平安定,国共两党也在重庆签订了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反动派很快就撕毁协定,挑起内战,大举向解放区进攻。这种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国统区内的“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运动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当时,学校里有共产党的地下活动,也有国民党三青团在学生中渗透,不同政治倾向的学生之间的辩论、摩擦时有发生。陈俊武他们班里比较平静,也比较团结,政治气氛似乎相对淡薄。

其实,班里的同学们都不知道,陈俊武的家族早已被“赤化”。

陈俊武的大姐陈舜瑶1938年到了延安,后来和同为清华同学又一起奔赴延安的宋平结为夫妻。宋平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工作,任周恩来的政治秘书。1947年,已是中共高级干部的宋平、陈舜瑶夫妇因参与叶剑英领导的军调处事宜回到北平,陈俊武和他们在家里有过短暂的相见。

可以说,陈俊武生活在一个红色家族中。他大伯的二女儿、堂姐陈舜玉也是一位1937年入党的老革命,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山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共县长。七姐舜超和九妹舜珍也先后去了解放区。他三叔的两个儿子、陈俊武的三哥和五哥也早已去了解放区。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陈家人都严格地保守着这些秘密,避而不谈政治国事,但陈家大院里的政治倾向不言而喻。

在学校不谈政治的陈俊武,回家后常到一个表伯那里,偷偷收听新华社的广播。

在日记中,陈俊武吐露心声,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态度。有明确政治倾向的陈俊武并没有参加校园里的政治活动,他不想做一个职业革命家,他更想做一个用科学技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专注于自己的学业,也热心专业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