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悦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6月1日 星期
独家连载
刻苦攻读 京华云烟

北大岁月(4)


陈俊武是班务会的干事之一,还一度担任过班长。班务活动中的各种信件、报告、公函,多由他代笔。他曾倡导发起成立全国大学1948班化工联合会,编印《化联通讯》,给各大学寄发。

从大三开始,他们班多次组织到工厂参观。在往届校友的帮助下,他们先后到北平、天津、塘沽、秦皇岛、抚顺等地参观考察。永利碱厂、久大精盐厂、天津化学公司总厂、汉沽电解厂以及北平工业试验所试验纸厂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1948年春,全班同学又结队到唐山炼钢厂、开滦煤矿、秦皇岛耀华玻璃厂等地参观。这种参观考察,使他们实地观察到化工生产的各种设备和生产过程,与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照印证,获益甚多。在耀华玻璃厂,学长吴公慈多才多艺,性格豪爽,临别时给学弟学妹们赠言:“接近工人,不耻下问,骄傲最要不得!”陈俊武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大有启发,多年以后仍记忆犹新。

毕业前夕,班务会又组织编印了纪念册,为了节省经费,全为手刻蜡版,插图照片也用晒印蓝图的方法取得。纪念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人手一册,留下了北大岁月的珍贵纪念。

陈俊武在日记中自豪地说:“翻开端王府工学院的历史,我们班的组织力竟是空前的强大。我相信,在全国各学府中,像我们这样一个脚踏实地地集体合作且有如此辉煌灿烂表现的班会,一定是非常少有的。”

1948年春,北大校园里,即将毕业的48级大学生们都显得焦虑不安。那时大学生毕业谋职本来就不易,再加上国民党政府专制腐败,挑起内战,镇压民主,致使神州遍地战火,民不聊生,大小工矿企业多是凋敝衰败,哪还顾得上要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就是当时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困境。

陈俊武当年报考北大工科,就是觉得毕业后谋职就业相对容易,希望将来有一个理想的能用其所学的职业,一展才华,为社会造福,也为家庭分忧。当时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化工方面的厂子多属制造日用品的轻工业,如造纸、制革、制糖、制碱之类。1946年,他们班同学赴东北抚顺参观,陈俊武看到一座日本人留下的石油炼厂。工厂宏大的气势和先进的设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让他感兴趣的是一种煤炼油的设备,使用的是德国技术,规模也不大,日本人叫石炭液化厂。陈俊武当时就暗下决心:挽弓当挽强,石油工业才是英雄用武之地,将来毕业后就投身石油工业,最好能到抚顺。

从3月开始,陈俊武就先后和抚顺炼油厂、玉门油矿联系,但答复是“人员满额”“恕不接纳”。

他有个姨父当时在南京政府的资源委员会任职,答应帮他在永利公司联系工作。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的总经理即是著名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先生,但永利公司旗下的南京化肥厂明确拒绝,新建的湖南株洲化肥厂开出了空头支票,却遥遥无期。他又给台湾高雄炼油厂去信,盼了许久,回函表示“歉难聘用”。

求职和前途的无着,使陈俊武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他知道,职业的选择对自己的前途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被迫改行,这一生简直不堪设想。从小学到大学,16年岁月,日积月累辛苦备尝,他用自己青春的心血和汗水为代价,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他把这些知识看得和生命一样珍贵,他不忍丢弃。

就在这时,突然有个好消息传来:台湾铁路局可以要人。原来,台湾铁路局局长郎钟铼也是北大校友,听说北大毕业生就业无着,慷慨援手,一下子要了十几个人,化工系要了2个。系里初拟让陈俊武和另一个同学去台湾。

去还是不去?陈俊武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去台湾铁路局虽用非所学,但毕竟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父亲去世之后,奉养母亲、支撑家庭的担子就落在了他的肩上。和大姐他们分别之后,音信全无,现在战火连天,也不知她如今在哪里。

他在日记中写道:“站在人生旅途的分歧路口,我抱头痛哭了。何去而何从兮,悲吾生生弗辰!”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