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记者节。记者耳听八面来风,笔写天下之事,不贪名利,担当着引导正确舆论方向的重大责任。
人们需要信息,他们提供信息,这种供求关系出现得很早:公元1899年的《清议报》上,就有“记者”一词。
是的,古代也有“记者”。
1 官报只给当官的看
汉唐时期,西京长安、东京(东都)洛阳设有特殊的办事机构——邸。各邸负责人专门搜集朝廷信息,通过邸报将信息传达给地方官员。
邸报又名邸抄、朝报等,属于官办媒体,专发政务新闻。朝廷下达的政令及文书,登在邸报上,通过驿道传送到各地官府。
比如,唐玄宗时的《开元杂报》,内容大都是朝廷要闻及皇帝的重要活动:某日,皇帝下地耕种;某日,皇帝巡游东都洛阳,下榻在三乡驿的连昌宫(今宜阳县境内),还乘兴编了首小曲儿,让宫女们演奏;某日,宰相跟同僚们“廷争十刻罢”,争论了两个多小时……
各级官员是邸报的忠实读者,平民压根儿没有成为读者的机会,因为邸报只给官员们看。
宋代的邸报办得相当红火。据《宋会要辑稿》《宋史》等古籍记载,东京汴梁(今开封)有一两百个进奏院,各地常驻京都的进奏官定期将朝中新闻“播告四方”。哪个官员贪污腐败被砍头了,哪个同僚成绩突出被嘉奖了,报上写得都有,为的是勉励各级官员好好干。
严格说来,这种官报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报纸。
2 民间小报来势汹汹
北宋时期,小报横空出世,“新闻”这一名词出现,“记者”开始活跃。
北宋末年,朝廷软弱无能,金军攻破汴京,连皇帝(宋徽宗、宋钦宗)都被金兵掳走了!
烽火硝烟遮蔽了朝廷的视线,给了民间小报生存发展的空间。东京汴梁等地出现了各种手抄报,民间称之为“小报”。“记者”“竞以小纸书之,飞报远近”,“京城印行,绕街叫卖”,公开在街头招揽读者。
小报“记者”四处蹲点,搜集各种消息,分工明确:有联络太监、宫女打听后宫内幕的,这叫“内探”;有到朝中各部查看官员受贿与否、官员的花边新闻及任免情况的,这叫“省探”;还有到各个衙门乃至监狱调查案件进展情况的,这叫“衙探”。
这些“记者”多为兼职,其身份可能是进奏官、邸吏、使臣、中下级官员。他们利用人脉探听新闻,消息到手,立马登报:大臣司马光得罪皇帝,被弄到洛阳住“地下室”啦;徽宗又出新画作了……凡是能博人眼球的消息,小报都报。
宋代民族矛盾尖锐,爱国官兵和北方人民奋起反抗外族侵略,小报呼吁抵御外侮、惩治汉奸。宋高宗年间,御史胡铨请求“斩秦桧以谢天下”,小报全文照发,销路甚好。
“人性喜新而好奇,皆以小报为先。”“皆私衷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连官员们都经不起诱惑,特意花钱买小报看。
3 铁肩辣手,快笔如刀
元、明、清三代的官报和宋代的大致相同。朝廷对官报把控很严,明末崇祯年间,有个兵部尚书在官报上泄露了他奉命秘密向清方乞和的消息,竟被处死。
明清时期,政府默许民间办报,民间办的报可选登朝廷新闻,由官方特许经营的报房发行投递,通称“京报”,其内容和邸报区别不大,偶尔也会刊登“记者”采写的社会新闻,百姓只要付钱就可订阅。
清末至民国时期,民间报纸发展迅速。公元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又名《中外纪闻》),发行量有数万份。
民国时期,著名记者、《京报》创办人邵飘萍怀抱“新闻救国”之志,撰文反帝、反军阀,下笔如刀,文笔犀利,连冯玉祥都佩服他,赞叹“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
官僚军阀讨厌见记者,邵飘萍却能使之不得不见、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抢得独家新闻。
大军阀张作霖被戳中痛处,捧着30万大洋,想堵住邵飘萍的嘴。邵飘萍不为所动:“这种钱我不要,枪毙我我也不要!”
张作霖恨之入骨,枪杀了邵飘萍。38岁的邵飘萍临危不惧,哈哈大笑,从容就义。
邵飘萍曾大书“铁肩辣手”四个大字,悬于报社墙上。这种正直的报人精神,今日仍激励着新闻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