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身处钢筋水泥丛林中,对季节交替感觉不明显。乡下人根据节气种地、收庄稼,对四季的转换很敏感。
眼下,洛阳乡间已经犁完了地、种完了麦,赶在立冬之前弄好地里的事儿,就可以闲下来喘口气了。
这是摄影师姜健拍摄的一张老照片,画面中是河洛乡间农闲时节的说书场景——
看样子是秋冬时节,树叶已凋零,阳光和煦,照得院墙泛着暖融融的光。
屋前有张八仙桌,一个穿中山装的男子,跷着二郎腿坐在桌旁拉坠胡。他的左手边是奏扬琴的。
说书人坐在院子正中,手拿梆子,眼微闭,口微张,说得正起劲儿。他上了岁数,白胡子里藏着数不清的往事,沉吟间表情细微,引人入胜。
听众多得很,男女老少挤得院子里没了下脚地儿,连墙头都爬满了人。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侧耳倾听……
此处的说书,特指河洛大鼓,是河南传统地方曲种之一。它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说唱内容多为相夫教子、三侠五义等传统故事。
宜阳县有个老说书人,名叫王玉功,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大鼓传承人。
20世纪中期,常有说书人到村里说书,王玉功场场不落地追着听,还拜了一位职业曲艺演员为师。
他爹用铁板给他打了一对月牙钢板,王玉功更上瘾了,干完农活便敲着钢板练说书,就连上茅房也不停歇。
后来,王玉功被调到县曲艺队,巡回演出,创作了许多反映乡村生活的好作品。
“说书挣不了几个钱,可乡亲们听得高兴!”身为河洛大鼓传承人,王玉功自觉责任重大,“要是有年轻人想学河洛大鼓,我愿意尽心尽力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