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马寺钟声从二十里外传来,东大街鼓楼的大钟热情地呼应……这钟声,穿过街巷,如水中的波纹一般,蔓延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洛阳城醒了。街上的各种招幌以独特的样式和泼辣的色彩,在微风中摇动着;马拉的轿车交错而过,包着铁皮的车轱辘在石板路上轧出刺耳的响声;卖茶汤、豆腐脑、烤白薯的挑贩,早已出动自不必说,就是修理匠们,也开始沿着街巷吆喝……
这是古代洛阳城某个早晨的剪影。马寺钟声因两钟共鸣而成为洛阳八大景之一。在好长好长的岁月里,这钟声一直引导着人们的生活。
东大街的鼓楼,始建于400多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乾隆《洛阳县志》载:“谯楼,重楼三间,前在县大街十字口,万历间建福府,移至东门内大街。顺治十三年,知府宁之凤、知县叶琪修。乾隆十年,知府曹元仁、知县龚菘林重修。”1972年,鼓楼被拆除,仅剩券台,2002年重建。
脚踏斑驳的青石台阶,手扶长着青苔的砖墙,登上拱门之上的平台。一面大鼓悬挂在深深的房檐之下,被击打过的记忆写在鼓面上。再沿着窄窄的木楼梯拾级而上,在三楼的正中间,一口大钟静静地悬挂于钟架之上。凑近钟体,依稀看到“隆庆六年闰二月二十二日成”的字样。这是大钟铸成之日?名叫鼓楼,怎么放着大钟?同行的学者解释:“据史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鼓楼迁移,这口大钟也随之而来了。这座楼虽然习惯上叫鼓楼,其实也承担了钟楼的功能。”既然鼓楼有钟楼的功能,就把它称为钟鼓楼吧。
泱泱洛阳城,钟鼓楼为何偏居一隅,建在昔日的东大街上,没有史料记载,但文庙、玉虚书院、望嵩书院等著名文化场所都聚在周围。也许文化情结使然,在很长的时间里,东大街是考取功名的读书人置业安居的首选之地。
读书人,十年寒窗苦,青灯伴左右。有一个故事,夫妻闹矛盾,到衙门告状。女的说:贫女本姓殷,家住后河村,结婚七八年,没挨丈夫身。说罢,呜呜大哭。丈夫也很委屈,申辩说:秀才本姓王,家住文庙旁,前夜读诗书,后夜写文章,没有时间入洞房。衙门如何断案无须深究,但秀才说的前夜、后夜如何确定呢?依据应该是门外楼上的鼓声吧。鼓楼击鼓定更,钟楼撞钟报时。静谧的夜晚,沉闷浑厚的鼓声响起,读书人听来格外亲切。
古老的钟鼓楼,静静地矗立在街道上,游客仰望,总想找到与之交流的密码。还好,这座楼上,“就日”“瞻云”分列东、西墙面。金朝首任中京洛阳留守徒单兀典的亲笔留墨,见证了洛阳城数百年风风雨雨。“日”“云”,除了具体的实指自然界两种物象之外,还有其文化寓意。《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尧帝,名字叫放勋,高大上呀!如果接近他,就会感到太阳般的温暖光明;如果远远望去,就会感到他神采如云高盛。普通百姓,在东大街上,往西去,抬头“就日”;向东来,仰头“瞻云”,望斯楼,思贤官,彰显着老百姓对父母官的崇仰和爱戴。
华灯初上,街道是诗行,灯是标点。在这宏大的诗篇里,踏着青石板路,仰望钟鼓楼,渴望钟声慢悠悠地响起,提醒人们放慢脚步,等等狂躁的灵魂。一爿酒馆,一份牡丹燕菜,一杯杜康老酒,就着街上“焦花生”的吆喝声,三五好友享受慢生活,忘掉现实中的紧张,屏蔽微信朋友圈的喧嚣,仿佛又听见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