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寺闻钟声,汴京正霜冷
开封市中心的大相国寺,殿宇巍峨,琉璃溢彩,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寺院。
我去时正赶上僧众们举办梵乐晚会。寒风阵阵,冷月当空,清越的钟声和着僧人的吟唱声在耳畔萦绕不绝,使人陶醉。
大相国寺的铜钟,是清代乾隆年间遗物。霜冷时节敲钟,钟声响彻全城,古人美其名曰“相国霜钟”,将其列为“汴京八景”之一。
生为今人,竟能感受古时美景之妙,幸甚至哉!
今日安宁得来不易。大相国寺建寺1400多年来,历经磨难,战乱、火灾、水灾如影随形。人性之反复无常,历史之波谲云诡,它一一见识,悉数接纳,而后涅槃重生,云淡风轻。
见寺如见城。冰与火的淬炼,造就了今日开封。
2 人生不如意,心里好憋屈
相传,大相国寺原为东周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公元555年,北齐始建寺院。
起初它叫建国寺。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人生中的难忘时光,赐名“大相国寺”。
李旦当皇帝前,曾为相王。“大相国”,寓意他终于摆脱了人生阴影,为自己做了一回主。
李旦前后当过两回皇帝,真正掌权的时间加起来不过两年。
没办法,他有强势的母亲武则天,还有强势的妹妹太平公主、强势的儿子李隆基,身不由己。
李旦在皇子中排行最小,按说皇位是轮不到他的,但他的哥哥们命不好:大哥李弘、二哥李贤先后去世(坊间都说跟他们的母亲武则天脱不了干系),三哥李显也被赶出了京城。
剩下最听话、最懂事的他,在唐高宗驾崩后成为傀儡皇帝,一切听命于母亲武则天。那些反对武则天的李唐宗室,则被杀戮殆尽。
李旦知道,顺服是他唯一的出路。公元690年,在他和大臣们的“恳求”下,武则天在洛阳登基称帝。
此后,李旦被封为相王。
公元705年,“倒武派”在洛阳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退位,捧唐中宗李显上台。
李显没多久就驾崩了,他老婆韦后也想当女皇,李旦的儿子李隆基不同意,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也不同意。他们联手杀了韦后,把李旦送上了龙椅。
于是,李旦又当上了皇帝,可他这辈子习惯了听命于人,实在不知怎么使唤人。
大臣们汇报工作,李旦必问两个问题:“跟我妹子商量过了吗?跟我儿子商量过了吗?”
偏偏他妹子和他儿子各有主见,都想夺权,整天明枪暗箭争斗不休。
李旦夹在中间,觉得心好累,这皇帝当得好没滋味!他干脆主动退位,把帝位传给了李隆基,自个儿当了太上皇。
大相国寺定名的这一年,正是李旦禅让的这一年。佛前香火,记下了一个软弱皇帝想过平静生活的凡俗心愿。
3 中原多战乱,佛前祈太平
唐帝国逐渐衰亡,大相国寺难逃劫数,毁于火灾。之后五代更迭,战乱四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走马灯似的占据中原,轮流坐庄。
先是朱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
然后,李存勖灭了后梁,建立后唐,定都洛阳。
后来,石敬瑭认契丹人当干爹,割让幽云十六州,换得干爹支持,风光称帝,建立后晋,定都洛阳(后迁都开封)。
再后来,契丹人打到中原,改开封为南京,烧杀抢掠,天怒人怨。
刘知远趁机建立后汉,定都开封。他儿子刘承祐是个混球,猜忌大将郭威,杀光了人家的子女。
郭威被逼造反,建立后周,定都开封。
大相国寺静静地守望着历史,宠辱不惊。
终于,它迎来了北宋——开封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朝廷拨款重修皇家寺院,大相国寺“金碧辉映,云霞失容”。
佛依然不动声色,俯视众生。
后来,大火蔓延古寺;再后来,黄河水淹开封……大相国寺屡毁屡建,每一次,样貌都跟之前有所不同。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听到“相国霜钟”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