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龙区首部村志《陈李寨村志》正式出版。
“盛世修谱”是一种规律。国有国史,县有县志,族有族谱。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就在这些文字中体现出来。而细观一地一族,甚至一个乡村的发展变迁,无不是随着家国兴衰而起起落落。尤其这些年,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乡村成了城市,许多农民成了市民,许多村庄消失了。
陈李寨村就是“消失了的村庄”之一。十几年前整体拆迁,村民们住进了小区楼房,也不再从事稼穑,而走进了完全崭新的行业;乡野不再是四季轮回的庄稼,风俗民情、生活习惯都在发生变化。
城市化,打破了数千年来以宗族为纽带的乡村社会结构,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承下来的文化及文化形式。正因为如此,村庄虽然“消失”了,村庄曾经承载的文化不能随之而逝。留住村庄的根,村庄的魂,修史、修志、修谱是最好的形式。
正如陈李寨村的文化人王麦立所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未来关于村庄、关于农耕生活的记忆会越来越少。用一部村志把村庄的历史留住,这件事迫在眉睫。我们王氏家族六百年前,一母带了九个儿子迁徙到洛阳,后来分散在洛阳各个县域。数百年来,正是凭借家谱,九个儿子的后裔才重新联系起来……”
历史上,河洛地区迁徙到海内外的游子,虽然远离故土,却在口音、生活习惯、风俗等方面还留有河洛地区的痕迹,因为河洛文化是他们永远的“乡愁”。
一本村志,就是一部缩小版的历史;一部家谱,记录了祖祖辈辈的那些事儿,记住了鲜活的人物和凝重的记忆。对于新一代出去打拼的人来说,这些村志族谱,是怀念故乡的根本。而一本本、一部部村志家谱的集合,就汇成了一个家族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当然,如今的技术手段多样化,修志修谱也可以多样化,比如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全方位地留住我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