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三彩风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1月30日 星期
/夕花朝拾/
逛年集
□米丽宏

老家在太行山脚下,算得上县城以西最大的村镇。逢农历四或九为集日。集日那天,四里八乡、百十里外的人都会云集而来:做买卖,打把式卖艺,耍杂技唱戏。

日上三竿,村街上,已黑压压一片水泄不通。

第一次在山里过年的上海媳妇很惊奇:“阿拉不清楚,这么多人是从哪儿变出来的?”

有人神秘兮兮道:“大石底下,石头缝儿里,云彩边儿上,一过集,就全出来了!”

她知是调侃,一笑而过。

入腊月,打工上学的回了乡,家里地里活计闲下来。最重要的是,新年大节就要到了。俗话说,小妮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裹脚,老头要毡帽。谁不置办点儿年货呢?

年集就更热闹了。

大早起,售卖者就摆好了摊儿,有支棚搭板的,有就地铺开的,还有把车挡板一放,交通工具兼职做了卖货柜台的。这边,肉鱼禽蛋水果花,衣帽鞋袜诸零杂;那边,胭脂水粉搽脸油,刷子笤帚清洁球;紧挨着又是,对联灯笼和年画,西红柿青芹和黄瓜……

不多会儿,采买年货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

然而,人群里没有我爹娘的身影。这天,家里要待客,我娘在厨房里又是切白菜、蒸馍,又是切肉、剁葱,叮叮当当,忙个不休。

不到中午,一大锅海量的熬菜,已冒着香气在等客上门了。吃完午饭,打发客人上路,娘才匆匆上街,买回几尺花布,几副对联。

腊月大集,我爹同样也无心办年货。他们在打麦场四围用绳子一拦,辟一方场地,存车。不论什么车,一辆车收一毛钱。

天黑下来时,我爹才匆匆上街,拎回一捆儿大葱,几挂鞭炮。

我家的年货,都是这样从“集尾巴”上揪来的。

我呢,在集上钻来钻去,看这也眼馋,看那也眼馋,就是没钱。

我最喜欢流连的是杂志摊儿,从这边转到那边,又从那边转回来,摸摸,看看,不忍离开。

快板似的吆喝声,把我吸引去了。这边说:南来的,北往的,这电子表是产自香港的;那边说:东走的,西行的,这风雪衣是来自北平的……

我近前瞅瞅表盘上一闪一闪的黑色数字,觉得有点儿意思;再仰头看看车栏上挂着的大袄,灰突突没啥好看的,还故弄玄虚,说是什么北平的!

旁边玩魔术的,在脚边抻了块儿白布,布上倒扣俩碗儿。三个玻璃球,被他夹来夹去,一会儿就去向不明了。

还有耍嘴皮子的,把一个盒子一敲,一边喊:“俺这是万宝箱,西洋镜!里面有哭的有笑的,有骑马的有坐轿的,有寻死的上吊的,有戴花的放炮的,有敲锣的吹号的;有娶媳妇的,有戴孝的,有打情的骂俏的,有卖菜的卖药的,有卖花椒的卖大料的;有卖姜的卖蒜的,有推车的挑担的;有下馆子的,有要饭的。小牛子,小羊子,白蜡杆子枪头子,俺这里面要什么有什么。”他一口气说完,让人们轮番去看,看一下两毛钱。

我继续在集市上逛。

记忆里,总缺少购物的欢乐。唯有一次,手里攥着姑姑给的五毛钱,攥出了汗:给弟弟买了个塑料陀螺,给妹妹和自己买了一绺儿红绸头绳儿,给娘买了两只黑棍儿发卡……

如今,我依然爱逛年集。手里有钱了,但不为买什么。那拉不完卖不光的货,那汹涌的声浪,那缤纷的色彩;那卖者手里攥的一摞票子;那买者,价也不问秤也不看,不停地指着,这个那个……都让我兴奋。或许,我痴迷的就是那热气腾腾的烟火气,给寡淡的生命底色,添了一抹豪情。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