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怨报怨,以暴制暴,换不来公平秩序,是对公平秩序更深层次的破坏。
看晚报,一男子因嫌邻居停车碍事儿,连续三次划车,最终因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被移交给检察机关。
半夜回家,邻居的车又总是挡路,劳累、烦躁之下,划车泄愤,当时是解气了,祸患也就此埋下。
泄私愤,“泄”的是不理性心态。当他人的言行妨碍到自己的生活,烦躁、愤怒是本能的情绪反应。既然是邻居,可以上门说明情况,要求对方注意一下;若说理无效,找物业等也行。该男子却选择了最不恰当的“提醒”方式。
私愤的字面意思是“因个人利害关系而产生的愤怒”,是典型的不良情绪。遇到不平事儿,心生不满,发泄坏情绪、寻找心理平衡,可以理解,但若用暴力泄私愤,本质是一种“防卫过当”。
泄私愤心理源自对正常诉求渠道的不信任,“一厢情愿”地认为解决问题时“比狠”更靠谱儿,拿划车男子来说,他以为暗地里划车更能惩罚对方,就算被发现,大不了赔钱,殊不知这种行为已涉嫌犯罪,泄私愤挖下的坑,最后坑的还是自己。
以怨报怨,以暴制暴,换不来公平秩序,是对公平秩序更深层次的破坏。无论事情前提如何,当拿着有违法律、道德的棒子强制他人履行自己心中的道德义务时,泄私愤者本身已成了不道德者。
远离坏情绪,要会“制怒”。生活中,烦心事儿难免,摆正自己的位置,遇事儿多体谅他人,就算遇到非论不可的理儿,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知道,有理不在声高,泄私愤,有理也会变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