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宠洛阳,洛阳是古都,亦是花都。洛阳人有福,居天子城,赏富贵花,故爱牡丹者多,我亦如是。
初赏牡丹画,是在周彦生老师处。他在墙上画工笔牡丹时,有蜜蜂走了眼,哼着歌从窗而入,盘旋一圈后落在画上,惊觉无花粉之香,方懊恼而去。
我画牡丹,多在每年花会之时,除了参加活动或陪外地师友写生,平时已成常态,闻香而动,怡然写生。画画写真,练笔求神,记下了岁月,也记下了花旁的情趣。
牡丹是国色,富贵、娇艳,妖娆多姿,赢得了多少士绅骚客的美誉。但我偏爱微风弱雨中的牡丹,虽说有一丝怜香惜玉的伤感之情,但真的别有风趣。此时写生摄影多不方便,而我亦惦记之,偶沐细雨或独立风中,孤览异韵,独享幽芳。风中牡丹富有动态之美:花枝摇摆,粉蕊时藏时露,异香远行;碧叶翻飞,倩影轻摇,自是多情;更兼蜂蝶逐香,平添无限逸趣。这些美景,收入图中,记在心里,成为取之不尽的宝藏。后来,天津美术出版社来洛阳约稿,我便选编了《风雨牡丹画法》,汇集成书出版。
世人爱艳花,姚黄魏紫逐成群;我性喜素静,丹凤豆绿游孤身。家近洛浦公园,年年方便我陪伴丹凤白牡丹。春来静赏冰玉姿,看花开花落;秋时漫步探枯枝,感夏眠冬息、厚积薄发。亦有时,远足去探访豆绿,赞其含蓄不张扬,谦如君子。若干年前的牡丹文化节,世界邮展在洛阳举办,我应邀绘制一幅绿牡丹,被制作成金镶玉牡丹邮票出版发行。
牡丹不仅是美丽富贵的百花之冠,还是国药宝库中的神奇药材。据史料记载,女皇武则天治国疲惫,宫廷内府太尹詹道先生便精选百药,依牡丹清热凉血、消炎止痛及活血化瘀的功效,秘制成花茶、糕点侍奉女皇,以养为调,终使龙体康健。此食疗之妙,成为千年美谈。今有詹氏后人,洛阳建国先生继承先祖之志,将失传已久的牡丹妙方挖掘出来,精制成各种美食饮品,既丰富了牡丹文化,又惠泽了百姓。他邀我作画以记之,经数月创作便有了《大唐牡丹美食记》长卷。
画牡丹,须写生,笔下先有物而后有神。故每年牡丹花开,我总有几天沉迷在公园里,边写生,边照相,与花为伴。有天清晨,我在洛阳国花园写生时,听到身后一阵粤语喧哗,扭头一看,来了一个专业的摄影团队,长枪短炮的十几人。他们看中了我画的这片牡丹,各自选好位置,架上设备,摆好阵地,先测光,后布景,个个都很专业。忙了一阵安静下来,一名似队长者便让助手点放烟饼。
我停下画笔,第一次观看专业团队的摄影操作。除了摄影师,还有打灯的,持反光板的,看他们摆弄折腾,心里颇有些痒痒。烟饼点燃后,被投放到花丛之下,缕缕细烟飘起,淡如薄纱,在花间漫开,渐渐地越来越浓,花丛变得虚幻、神秘。
没想到突然起了贴地风,烟雾在花丛中拉成长长的飘带,无声无息地奔我而来,如梦似幻,真仙景也。我很激动,也不客气了,停下画笔,马上从背包中取出相机,顾不上调整,抓住时机连拍几下,这才喘了口气,调了下相机又补拍了几张。
摄影师们正调机子,忽见烟雾向一边飘去,都慌了,一个个抓起相机架子赶紧随烟雾移了过来,慌乱中还有几人碰撞在一起。他们挤在我身后手忙脚乱的,还没有支稳机架,烟雾就跑远了,越来越淡,渐渐散了。
一场忙乱,他们没按快门,自然不甘心,有个人要看我拍的。我只有礼貌地应答,说拍得不好,请多指教。他将我相机上的照片调大,有几个摄影师提着架子探头上来观看。一位老者边看边点头,说我拍出了他们想要的效果,遂扭头笑着同队友打趣说,咱们慌慌张张地赶了上千里,原来是给人家搭台子来的。我只好不停地点头致谢,连说:“借光、借光了。”大家哄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