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鼠年正月初一开始的为期7天的2008中国洛阳安乐窝春节文化庙会,13日圆满结束。据庙会组委会统计,此次春节文化庙会,近千亩场地上分布参演节目100多个,演员有2000余人,吸引游客24万人次,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游人数量上,都是我市两年来各种文化活动中不多见的,其盛况超过去年的春节文化庙会。(本报昨日A2版报道)
在许多人认为年味儿越来越淡的今天,文化庙会却一枝独秀,成为洛阳春节一景,人气最旺之地。文化庙会的广受青睐,表面上看,是因为其满足人们喜欢热闹、尽兴娱乐的心理需求,而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庙会是一种文化,一种流淌于每一个河洛儿女血液里的文化。洛阳百戏、吴桥大马戏、杂技、书画作品展、面塑泥塑作品展、牡丹园艺展……人们在这个民俗氛围浓厚、年味儿十足的春节里,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增加了对民族传统的认知。
其实,文化绝非圄于五彩斑斓的荧屏与印刷精美的书本之中,它更应该活跃在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中。民俗文化,作为民间最广泛的传承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涵和特有的功能,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巨大而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国魂民风的集中表现。
利用春节这样一个重要传统节日,鼓励、引导和组织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民俗活动,不仅能活跃节日气氛、丰富群众节日生活,也有利于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修养,而且对保护民俗文化也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文化庙会总是在春节才“一展芳容”,让人未免有昙花一现之憾,民俗文化更应该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这就需要我们对民俗文化悉心呵护、精心经营;需要我们把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时尚元素相结合,汲取新的营养;更需要政府的投入和引导。我们相信,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下,以春节以及其他节假日为平台,承载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民俗文化一定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芬芳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张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