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的鼓乐声、变幻莫测的阵法,近百名舞者手持乐器身着古代战士服装,由龙凤大旗引导,随着音乐节奏的变换,时而奔跑,时而直行,时而绕行,又时而交叉换位,变幻无穷的阵式将战争中的行兵布阵演绎得淋漓尽致。
2007年4月,这种被称为“跑阵”的艺术表演形式,入选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伊川“跑阵”有何魅力?2月16日,记者走进伊川县鸦岭乡樊店村,揭开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神秘面纱。
樊店村位于鸦岭乡以西15公里处,人口大约有2300人。每年的正月十三,樊店村村民就会用“跑阵”表演来供奉关帝和财神,以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跑阵’是活跃在豫西南地区的一种古老战阵舞蹈表演。”樊店村村支书王社霞介绍,该村的“跑阵”表演历史已经有近千年,盛于明清。相传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为鼓舞将士出征反击西夏侵略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清同治《房县志》曾有“(元宵)又有秧歌灯,十百为群,诣人家置高脚灯于四角,进退分合,左右穿亘,谓之‘跑阵’”的记载。
“跑阵”是一种独特的团体型民间传统舞蹈。该舞蹈具有古代战争和民间祭祀活动的双重特点,“跑阵”从古代战争中演变而来,与其他舞蹈相比,它的舞步、阵式、道具、配乐等都别具一格,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经过几十代樊店村村民改编的“跑阵”舞蹈动作粗犷、雄健,队形变化奇特、新颖、壮美,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战斗气势,在民间舞蹈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今年已经90岁的王德斌老人是现在为数不多的知道“跑阵”技巧的老艺人,他介绍说,以往每逢农历正月十三以及农闲时期,村里都要举行“跑阵”表演,按照长蛇阵、八卦阵等阵法不断变换出几十多种阵式,气势磅礴。
今年55岁的王智君是老艺人王德斌的侄子,他介绍说,“跑阵”表演时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分成两列纵队。站在队列最前面者,分别拿一面龙旗和一面凤旗,表演者黄锦加身,同时他们也是整个队列的指挥。其后是由各8面彩旗组成的护旗队,他们在行进中紧紧跟随着龙凤旗。紧随彩旗的就是,身穿古代武士服装手持边鼓、大锣、大铙、镲等乐器的表演主力队伍。开演仪式庄严肃穆,由村里长者手擎三炷香,率众向宗主牌三揖首,手刃大公鸡,取血酒供奉于案首,再拜,然后在鞭炮声和锣鼓的伴奏下出场表演。
在王智君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樊店村仓库内,几面历经了多年风雨而显破旧的大鼓,静静地立在墙角,鼓帮上“同乐社”三个大字依旧清晰可见,几十面鞭鼓上落满了灰尘。王智君即兴拿起一面鞭鼓,很有节奏地敲了起来。
他告诉记者,“跑阵”的剧情内容,主要表演就是古代战士们列阵迎敌的场面,但表演形式却变化多端,整个表演共分5个阵式,即:八卦阵、长蛇阵、八字阵、龙摆尾阵、七星阵。表演开始后,武士们在龙凤旗的引导下,快速移动,勇猛攻击,左冲右突,一下就把人们带到“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的古战场。紧接着阵式一变,成为有头有尾的长蛇阵,武士们手中鼓声阵阵,杀声震天,展示强攻时刀叉鸣响。锣鼓突起,变为八字阵,整个阵形森严壁垒,武士们众志成城,伴着急促的鼓点,刀叉闪亮,铁环齐响,武士们惊天动地的“嗬”、“嗬嗬”呐喊,分外严肃壮烈,扣人心弦。“跑阵”鼓法有进军鼓、退却鼓、变阵鼓、得胜鼓等十多种,随着表演的深入,鼓点节奏时如疾风骤雨、万马奔腾;时如丽日和风、信马由缰;时如小桥流水、起伏变换,引人入胜。
近些年来,由于“跑阵”的服装早已破损,乐器也已生锈以及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等原因,“跑阵”的生存与发展遭遇困境。王智君不无遗憾地说,自上世纪80年代初,县文化馆最后一次组织“跑阵”后,该村已经快30年没有举办“跑阵”表演了,村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都对“跑阵”知之甚少。目前,这种民间艺术已经鲜有人问津,再加上懂得“跑阵”表演的老艺人相继过世,青黄不接的形势相当严峻,以致“跑阵”这块民俗文化瑰宝濒临灭绝。
为此,从2006年开始,伊川县宣传、文化部门组织人员下到樊店村调研,经过很多次修改、整理、排演,“跑阵”表演终于“起死回生”。王智君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学习跑阵,有朝一日,将古老的战阵舞蹈艺术推广开来。 (记者 赵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