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锦鼠迎春闹元宵之河洛风俗传奇(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汝阳“肘偶儿” 汉唐遗风
伊川“跑阵” 战神之舞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2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汝阳“肘偶儿” 汉唐遗风
——老艺人李龙涛谈“肘偶儿”传奇
  第二次来到汝阳陶营乡南庄村采访,已是2008年的农历正月十二了,正是乡村里闹元宵渐入高潮的时候。

  再见乡村木偶剧

  当天,汝阳县内埠乡举行一年一度的关帝庙会。当地村民段少文和宋社峰各捐了500元,让群众尤其是敬老院的老人们看戏过年。正是有了这笔捐助,南庄村木偶剧团才得以受邀来此演出。

  当晚演出的是《铡西宫》,这是该剧团目前所能演出的规模最大的剧目,台上最多时有10多人,事先准备工作十分繁琐。在简陋的关帝庙西大院空场上,演职人员一起上阵,装箱、搭台、拉幕布、摆放木偶……

  放眼看去,一个个高两三尺,服饰华美、面目俊秀的木偶“站立”的后台架子上:凤冠霞帔的木偶,是西宫娘娘;头戴珍珠冠,身穿龙袍,就是皇上了。其他文臣武将、太监宫女,也都惟妙惟肖(如图)。

  晚7点,演出开始,在伴奏带放出的乐曲声中,老艺人们手持木偶“登场亮相”。出于好奇,我们走进幕后仔细观看,见几位老艺人正在“忙活”:他们脚下像戏曲演员一样,走着身段和台步,左手举着七八斤重的木偶,食指上还勾着一根线,用来控制木偶的眼睛和嘴;右手则同时握着两跟细杆,用来控制木偶的手和胳膊。

  台上忙活,台下欢乐。观众大多是敬老院的老人,附近看热闹的大人孩子也有不少,大院里挤得水泄不通。

  坚守着一棵民间艺术“独苗”

  该木偶团团长李明立说,他们实行的是一种几乎不近人情的股份制:剧团由7个股东组成,老艺人们既是演员又是股东。中途如果有人坚持不下去,那么他兑出的钱物将归剧团所有,不再退还。

  实行这样的制度实在是迫不得已。因为,剧团现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要有一个艺人退出,场面就撑不起来。于是,哪怕是寒冬腊月天,77岁的李喜栓、71岁的张春海,也要和大家一起,顶着寒风,坐着“梆梆油”下乡演出。

  谈话中间,我尝试着举了一下木偶。饶是年轻力壮的我,举一会儿就觉得胳膊酸了,而老艺人们每次演出都要举几个小时——这着实是一件吃力和犯难的工作。

  一个艺术兴盛时期的孑遗

  中国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到了清代,杖头木偶遍布四方,行当众多。南庄的木偶表演属于“杖头木偶”,追本溯源,它应当是清代杖头木偶遍布山、陕、豫三省交界处那个兴盛时期的孑遗。在当地方言中,老艺人们把木偶表演称为“肘偶(ZHOU HOU)儿”,意为“举木偶”。李龙涛老人今年已经77岁,不能再上台表演。但作为南庄村木偶表演的“嫡派传人”,说起当地“肘偶儿”的历史,他的话颇具权威性。

  李龙涛的爷爷叫李孟良,是清末的秀才,是南庄村木偶剧社的创始人。李孟良年轻时,喜欢和朋友一起演“海神戏”自娱自乐,后来,他们转而学习表演木偶剧。这就是南庄村木偶剧社的源头。

  在爷爷的熏陶下,李龙涛从小就喜欢木偶表演,并把剧社传承了下来。1981年,作为村里一项副业,剧社目前的负责人李明立又开始重整木偶剧社班底,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

  不能让这门手艺断了根

  演出的艰辛让老艺人们忍受了肉体上的痛苦,但对后继无人的恐慌,更让他们承受着精神上的煎熬。

  剧社的木偶和道具,大多出自张春海老人的巧手。除了表演和制作木偶,他还有一手绝活:在木偶中设置“消息儿”,在提线的牵动下,木偶的眼睛和嘴可以自由开合,与唱词和道白相得益彰。

  可这手绝活,如今却无人继承。张春海说,有时候一想到这些东西可能失传,他就寝食难安。

  目前剧社有5挂“好扦子”(玩家)。20年来,老艺人们除了培养出李明立外,就只剩下刘焕军(60岁)和薛平均(50岁)二人,可他们在农村也都算是老人了。

  老艺人们说,现在的年轻人到广东打工,一月能挣上千块,学木偶表演则没有经济上的回报,年轻人愿意学的不多。至于说到排演新剧目,受资金上的限制,目前看是没有可能。

  尽管这样,老艺人们仍然勉力支撑。除了当晚的表演,正月十四,他们要在陶营乡演出;正月十五和十六,他们要赶赴县城,为县城群众演出。这样辛苦,老艺人们的想法也很简单:不能让这门手艺在自己手中断了根。

  (记者 李英杰 通讯员 王娜 文/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