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5版:锦鼠迎春闹元宵之河洛风俗传奇(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十六挂转秋 曾入南明宫
垛子杂耍艺 惊险又神奇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8 年 2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垛子杂耍艺 惊险又神奇
——老艺人苗永民谈“垛子”奥妙
洛宁“垛子”的表演场面。

  连日来,洛宁县下峪乡举办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喜庆元宵佳节。其中,崇阳村的民间杂耍“垛子”成为一大亮点,近几天连续演出颇受群众欢迎。下峪乡崇阳村艺人苗永民今年52岁,是该村民间杂耍“垛子”的负责人,谈起“垛子”,苗永民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垛子”的玄妙

  苗永民介绍,“垛子”的独特风格都表现在铁架子上,每次演出时,表演者根据办桩内容,不断用变换架子的戏法表现桌台上多层次人物的艺术魅力。“垛子”的特色突出六个字:新、奇、妙、精、活、巧。

  “垛子”的表演队伍由几部分组成,有招旗队、秧歌队、锣鼓队。一般是招旗队开道,旗上写明“垛子”表演队伍的单位名称;锣鼓队、秧歌队跟进,渲染活动气氛;最后出来的才是人们期盼的“垛子”。“垛子”队伍出动时,大街小巷人潮涌动,鼓乐喧天,彩旗飞舞,十分壮观。

  “垛子”又分高桩和低桩。在排练时间充裕、排练费用有保障的情况下,“垛子”常常一连出动十几台高桩和低桩,鱼贯缓行,场面宏大。低桩,通常是上下两人来表演,下边是一个经过化装、扮演不同角色的人,其肩头上站着一个四五岁、身着盛装的儿童,一上一下,十分美妙、奇特。高桩,是“垛子”的精髓。根据演员的多少,有双人“垛子”、三人“垛子”、多人“垛子”等。表演以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演员浓妆艳抹,高站空中表演,惊险、生动。如,表演古装剧《穆桂英挂帅》,一个八人抬的特制大方桌,桌上的主道具就是磨盘,磨盘上站着威风凛凛的“穆桂英”,其肩上的大刀一头站着“杨文广”,一头站着“杨金花”,3个人还可以随着磨盘的转动而旋转着表演。又如,表演《西游记》,桌上可站立师徒四人,一同西天取经,场面美不胜收。

  “垛子”工艺独特

  “垛子”的制作较为复杂,既要有安全保障,又要玄妙、惊奇,还要造型优美,这样才能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垛子”的底座是一个由工匠们精心设计制作的大方桌,方桌上面根据表演的内容摆上不同的饰物。底座中央竖穿着一根直径约3厘米的钢筋,表演者称其为“铁拐”,支撑着整个“垛子”的重量。表演时,桌子上站立的演员把“铁拐”裹在戏服内,不被观众看出。如《状元祭塔》,美丽的“白娘子”踩在“小青姑娘”的剑尖上,“小青姑娘”则站在“许状元”手持的塔尖上,高悬空中,看不出有立脚之处。其实,这些都是靠底座中央穿出的“铁拐”来支撑的,将钢筋在垛底牢牢固定以后,紧贴着下边人物的身躯通过,再从其手部出来,延伸至上边扮演者的腿部、腰部等,让观众看不出端倪。

  “铁拐”上端是一个T型铁腰卡,将化好装的在空中表演的演员抱上垛顶,踩在兵器上,然后用白布、棉絮将演员从脚到腰和支撑演员的钢筋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外面再罩上宽大而漂亮的戏服遮住缠绕的痕迹,底下露出假脚。

  为制造惊险效果,制作者通常会在底部只设计出一只假脚,而把另一只露在后边稍高的位置,形成“金鸡独立”之势。这样,观众远远望去,看到的仿佛是演员单腿站立在兵器等道具上,显示出威武的气势。

  踩“垛子”的演员,一般选择5岁至12岁的孩子,一则身小体轻,立于四五米高的“垛子”上不易摔下;二则尽量减少整台“垛子”的重量,减轻抬垛队伍的压力。一台高桩大“垛子”所要出动的人员很多,8个抬“垛子”的,外加8个换班的,4个拿护杆的,所以每台“垛子”需有20多人。

  抢救出来的珍稀杂耍

  苗永民说,崇阳村的“垛子”是我国珍稀的民间杂耍,始于明朝晚期,盛于清末。

  “垛子”是社火中杂耍的精粹项目,开始多用于古庙会、元宵节、春节,供人们观赏、娱乐、欢庆太平盛世。

  由于“垛子”是大型集体表演活动,需要近百人同时演出,编排、制作非常麻烦,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几十年来,“垛子”在下峪乡崇阳村没有进行过大规模演出,就是小型的“垛子”表演,也时断时续。近年来,很少有人看到过“垛子”表演,热衷于“垛子”制作、编排的人越来越少,“垛子”面临“灭绝”的境地。2007年,下峪乡利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利时机,对“垛子”进行保护,终于使“垛子” 重现洛宁。

  (记者 陈占举 通讯员 丁少玮 文/图)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