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放假了,也不妨根据个人爱好,设计一份春节“精神食谱”。
农批市场、牛羊肉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在晚报记者拍的图里,都是人多车多,热闹一片。过年,自然要置办年货,而一提年货,很多人先想到的是鸡鸭鱼肉、烟酒茶糖、蔬菜干果,想到给孩子买新衣新帽,给家里添置家具饰品……这些当然必不可少,但是不是缺了点儿什么?
过去,对新年的期待,少不了吃好饭、穿新衣。而今,平时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和过年并没有多大差别,人们对于春节的需求,更多的是一种味道、一种感情,而这味道、感情,需要“精神年货”来彰显。
“精神年货”这个词儿听起来很大,那么,该置办些啥呢?
不妨在与春节文化有关的春联、年画、剪纸等上用些心思,也可以到庙会、花灯展、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中热闹一把——这些东西,也许不那么时髦,但参与其中,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
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的春联都是请村里的文化人写的,每一副的内容都各不相同,透着喜庆气儿,透着文化味儿、人情味儿。如今的对联多是印刷品,内容千篇一律,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找喜欢舞文弄墨的亲友给咱写副对子,咋样?
要放假了,也不妨根据个人爱好,设计一份春节“精神食谱”。或许,平日里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忙碌,让我们忽略了对自己心灵的审视和慰藉,那么,过年可以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挤一些时间,看看书,听听歌,看场电影……既放松疲惫的身心,又让年味儿别有一番情趣。
在安排春节生活时,请别把全部时间都耗费在各种各样的聚会吃喝上,留出专门的时间给家人:陪老人说说话,和爱人聊聊天,同孩子打打球,这不仅是一种特别的“精神年货”,更是一份宝贵的“亲情礼品”。当然,还可以送点儿“精神礼品”,比方说给父母订一份报纸,给晚辈送一套书,这样既能体现关怀之情,更寄托了无限的希望。
备些“精神年货”,过一个有内涵、有文化的春节,既是我们发自本心的一种需求,也是对精神生活、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