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河 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
河洛旭事
“隋唐时期的道士们”之

逍遥谷里逍遥客
□记者 陈旭照

上回咱们讲到道士王远知时,提到了他的徒弟潘师正,王临死前对潘说:“上天要我做少室伯,我很快就要走了。”

王远知是道教茅山宗的第十代宗师。茅山宗的根据地一直在江南,王远知临死前的一番话,后人考证他是在暗示徒弟,将茅山宗的根据地北移到嵩山并发扬光大。

王远知对潘师正寄予厚望,可见他对这位衣钵传人非常看重,也可见潘师正的学问、能力非同一般。

“三清之骥,非尔谁乘之”

潘师正是赵州赞皇(今石家庄市赞皇县)人。

相传他是带着“神迹”出生的:双手过膝,脚板上有灵龟的纹路。

潘师正5岁时,父亲死于战场,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在信仰道教的母亲的影响下,他开始诵读《道德经》。

潘师正13岁时,母亲不幸去世,他“庐于墓侧,以至孝闻”。

隋大业年间,茅山道士刘爱道北上传道,在赞皇偶遇潘师正,二人相谈甚欢。刘爱道称赞潘师正:“三清之骥,非尔谁乘之?”在三清之路上奔驰的骏马,除了你还有谁能驾驭呢?

潘师正要拜刘爱道为师,刘称自己能力有限,“像你这样优秀的人才,能做你师父的,只有王远知道长”。

刘爱道带着潘师正来到洛阳,王远知一见大喜,“有小潘加入,是我教的大事啊”。不久,他就度潘师正为道士。潘师正勤学好问,尽得师父真传。

唐高宗和武则天连称其为“神仙”

王远知羽化后,潘师正遵从师父遗言,自茅山北上嵩山,住在逍遥谷修道。其时,唐高宗和武则天经常住在洛阳。由于道术高深和声名远扬,潘师正得到了二人的赏识和宠幸。

公元676年,唐高宗在洛阳召见潘师正,并请他制作佛书。潘师正找借口推辞了。

公元679年,唐高宗驾幸嵩山,与潘师正在嵩阳观相见,而后亲自送他回到逍遥谷,并下旨在谷中建隆唐观,岭上另起精思院,作为潘师正的住所。

公元680年二月,已经96岁、鹤发童颜的潘师正在洛阳与唐高宗、武则天相见,唐高宗、武则天二人连称潘为“神仙”。

公元681年,唐高宗在洛阳再次会见潘师正,向其请教三洞、七真的精髓,而后设御宴招待,封其为“天师”。

“所须松树清泉,山中不乏”

潘师正与师父王远知一样,一门心思修道、传道,对身外之物不感兴趣,《旧唐书》称其“清净寡欲,居于嵩山之逍遥谷,积二十余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

唐高宗曾经问他“山中何所须”,意思就是你住在山中有什么需要的,我给你办。

潘师正回答:“所须松树清泉,山中不乏。”我需要的只是松树和清泉,但这些东西山中多得很,不用再麻烦您。

公元682年,潘师正离世,享年98岁。对于他的死,唐高宗和武则天伤感不已、追思不已。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