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河洛评谭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

“屏蔽父母”是不是问题
本报新闻观察员 洛谭

父母发来微信验证,想浏览子女的朋友圈,子女会不会欣然同意,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90后被称为“互联网一代”,他们的互联网使用习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社交、学习、娱乐、消费等方面,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与其他年龄段人群都表现出了很大差异。

前些天,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619名95后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很有意思:受访的95后使用社交工具时,最常屏蔽的是与话题无关的人(50.8%),其次是陌生人(49%),38.3%的受访95后表示自己经常屏蔽父母。

事实上,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在生活中,“屏蔽父母”的这个“38.3%”,只会大,不会小。

子女发来微信验证,父母通常不会拒绝;父母的朋友圈,通常也会向子女开放。反之,父母发来微信验证,想浏览子女的朋友圈,子女会不会欣然同意,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事实上,对于90后特别是95后的父母来说,仍有十分严重的家长制作风,但动辄就要训斥子女或指点江山的,估计不会那么多了。多数四五十岁的家长,对平等、民主对话的家庭氛围,是十分认可的。

但说实话,在我们的文化里,父母,毕竟不是朋友,跟父母太过亲密无间地分享自己的一切信息,还是会让年轻人感到不自在。如今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关注的事物,包括对待感情、朋友的方式,自然比长辈有了更多选择。平时乖巧听话的孩子,在朋友圈发个长辈可能吓一跳的东西,如果被爹妈看到了,不解释也不好。可这个解释和沟通工作,年轻人常常做不好,也懒得去做。所以呢,屏蔽了倒是干脆。再说,见啥人说啥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年轻人绝对不笨拙。

还有一条从来没变过的道理:很多话,年轻人不想跟父母说,不是因为不守规矩,更不是因为不爱父母,而是因为太在意父母了。正如接受中国青年报社采访的一名年轻人说的:“其实偶尔心情不好或者有一些小烦恼都是正常的,不想让他们过于担心。”

进一步说,技术的发展,本就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有时显得过小,每个人的私人空间显得过小。孩子寻求自己的私人空间,正常。

不知道这些道理能不能打消一些父母的担心与疑虑。说到底,父母是最操心子女的人,但在跟子女交流这个问题上,通过微信朋友圈不见得是最好的方式。对“自己被屏蔽”能感到释然,也是尊重子女独立性的一种表现。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