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头条转发洛阳新闻:偃师夫妇收养憨儿14年,憨儿跪地谢恩。
这本是《洛阳晚报》的独家报道,原标题为《人叫孬孬其实不孬,跪地谢恩知恩图报》。
老夫妻与憨儿之间并无收养关系,只是他们心存善念,凭心行事。将此与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的“养子安家入门典礼致词”文书相对照,可知社会之进步。
01 收养文书,这还是独一份
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了许多旧时契约文书。“养子安家入门典礼致词”文书写于1946年,是收养仪式上的致词,棉纸,用毛笔字写就,记录了当时民间收养儿子的规矩。
洛阳民俗专家王支援说,民间常见地契、房契、借据等旧时文书,这种与收养有关的文书还是他首次见到。
文书摘要如下:
“汉代淳于亿(应为意)有云:生女不生男,缓急无可使。余夫妇俱之年迈五旬,竟遭淳于氏之悲境。兹有河南孟县刘长有者,年仅十四岁,父母双亡,漂泊无定,伶仃孤苦,穷无所依。经安君余广、雷君双成、李君跟有介绍说合,为余夫妇之养子,易姓为李,改名为安家。择吉于本日举行安家入门典礼……
“自即日起,余夫妇须以父母应尽之道待安家,教之养之,如同己出,不能以无理由态度对待安家。而安家成人之后,亦必须以子应尽之道,对余夫妇,生养死葬,如同生父生母……”
文书记载,河洛地区有对老夫妻,没儿子,经人介绍,收养了孤儿刘长有。出席收养典礼的,除了收养人、被收养人、李氏族人,还有该村村长、介绍人等几十号人。
致词是养父李成娃写的,一式两份,一份自存,一份交于“本支家长”,用于监督,为的是“今后如余夫妇父不父,或是安家子不子,尔时希望各位出尔,予以严厉制裁”——要是养父母不称职,或是养子不像话,族人可按规矩对其批评、惩罚。
02 改名换姓,认作一家人
这份文书是在吉利区征集到的。吉利位于黄河北岸,今属洛阳管辖。
文书中提到,养子原是孟县人。孟县今属焦作孟州,离洛阳不远。
吉利、孟县一带古称“河阳”,是战略要地,常打仗。杜甫在《石壕吏》里提到,官府征兵,老妇人“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可见那地方旧时不太平。
养子刘长有身世可怜,父母双亡,名唤“长有”,却一无所有。他被认到养父李成娃膝下时,年已14岁,已明事理。
也许养父母担心这么大的孩子不好管教,也许只是遵循族规旧制,他们邀请村里有头有脸的人,举行了一场庄重的收养仪式,以对收养关系形成一种约束。
认子的前提,是刘长有改名为李安家。
旧时宗法制度以男性为中心,只有本氏族男性方可进宗庙祭祀祖先、继承家业。收养儿子,须遵循“异姓不养”原则。有些朝代甚至明文禁止收养异姓子为嗣,违律者要被杖责甚至坐牢。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异姓改成同姓就好!民间收养异姓子的事情并不少见,毕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与宗族和姓氏无关。
03 典故用一半,啥意思
为了体现收养行为的合理性,养父李成娃在致词时特意提到一个名人——汉代医学家淳于意。
史载,淳于意有5个闺女,没儿子。他因得罪权贵,被抓往京城受肉刑。肉刑很恐怖,轻则在脸上刺青,重则割裂肢体,搞不好是会死人的。
闺女们急得直哭,淳于意哀叹“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紧要关头,家里连个可用的人都没有!
他的小女儿淳于缇萦不服,随父入京,替父申冤。汉文帝感其孝心,赦免了淳于意,并废除了肉刑。
这个故事,亮点是缇萦救父,恰恰证明了生男生女都一样。然而,李成娃在致词时只讲了这个典故的前一半,用以说明收养儿子的必要性,至于淳于意被女儿搭救之事,他却只字不提。
那时,中国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要叫李成娃明白生男生女都一样,怕是要等下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