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如教学“16-9”得数是多少时,学生想到的办法有:
1.一个一个地减,即从16根小棒中一根一根地去掉,共去掉9次,还剩下7根。
2.从16根小棒中先去掉6根,剩10根;再去掉3根,最后剩7根。
3.先摆出16根小棒,把它们分成两份,一份是9根,另一份是7根;去掉9根,还剩7根。
4.把16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是10根,另一份是6根,从10根中拿出9根,剩1根,和另一份的6根合起来共剩7根。
5.把16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是10根,另一份是6根,先去掉10根,还剩6根,再从去掉的10根中拿回1根,合起来还剩7根。
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算法多样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此时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不加以评价、引导和点拨,任由学生自由发展,我想这种做法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学生可能会在计算13-8时,用到“从13里面先减1得12,这样减8次,最后得5”。如果我们的学生在经过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后,思维仍停留在刚上课时的水平上,学生得到的是什么?教师的教学价值又在哪里?
“算法多样化”其实是“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是思维水平的“当前状态”。此时,教师要回头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与反思,通过对各种不同方法的辨析,来认识不同方法的特点与优势,以此来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目的,实现“优化选择”。这样会使学生对多样算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学生有更高层次上的、理性的“摒弃”,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算法多样化”是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但绝不是“算法全面化”,所有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从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抽象出来的算法并非都应得到鼓励,只有那些对数学素养的提高有帮助,能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持续发展并接近数学本质的算法,才是我们所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