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今,为人父母,难度不小。孩子降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社会环境、教育形势瞬息万变,父母想要与时俱进,将孩子培养成健康、善良、知礼、明理的优秀人才,使孩子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实非易事!
今日起,我们特开设“今天如何当家长”专栏,与您一起探讨为人父母之道。
11月17日,河南大学的大学生手举馒头,发表了馒头宣言:我们向馒头起誓,忠于馒头,爱惜粮食!
活动意欲呼吁学生勤俭节约,扭转大学食堂浪费严重的现状。但有识之士认为,这只是不痛不痒的行为艺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应从小抓起。
上周,记者采访了我市多名家长。许多家长反映,孩子挑食、厌食、不爱惜东西,父母无计可施。
“这些孩子将来上了大学,肯定也乱扔馒头!”家长周女士说,“难道我们也需要搞个‘馒头宣言’来教育孩子吗?”
孩子的剩饭菜,妈妈吃
西工区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天天吃儿子的剩饭菜,她今年长胖了好几斤。
陈女士的儿子今年8岁,个头儿比同龄人矮。陈女士怕儿子营养跟不上,天天变着花样做饭,大鱼大肉地伺候儿子。但她的儿子非常挑食,很多菜只尝一口就不再碰了。
陈女士望着一桌子剩饭菜,非常发愁。“我想让儿子多吃点,可他皱着眉头,吃饭像咽药一样,看着真难受。我只好跟他说,不吃算了。”陈女士说,饭菜都是买来的,她舍不得将好好的饭菜倒进垃圾箱,只好发动丈夫一起吃。
除了剩饭菜,陈女士的儿子还 “剩”玩具、“剩”零食、“剩”文具、“剩”衣服。
“我和老公节衣缩食,儿子一点也不领情!他总觉得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陈女士和丈夫都是普通职工,收入不高,但不舍得委屈儿子,总是尽量满足儿子的需求。儿子不知道爱惜东西,让夫妻俩非常苦恼。
节约是富足的前提
采访中,个别家长表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浪费一点没啥大不了。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决不可姑息纵容孩子浪费。
家长司马英说:“‘富不过三代’,家里再有钱,也架不住子女挥霍浪费、坐吃山空。家长的眼光要放长远,惯着孩子浪费,其实是对孩子的未来不负责任。”
家长张明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对孩子进行勤俭教育非常必要,“能省会挣,才不会为穷所困”。
父母“狠心”,孩子节约
多数父母认为帮助孩子培养节约的好习惯非常必要,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家长们纷纷支招——
少盛饭,免浪费
关女士的儿子是市实验中学初一(11)班的学生。她说,每次吃饭前,她都会问儿子能吃多少,根据儿子的饭量盛饭,并告诉他:要多少吃多少,吃不完的剩着,饿了再吃。
“我从不帮儿子吃剩饭。他自己吃不完的,让他自己解决。”关女士说,此举收效良好,儿子现在偶尔会挑食,但一般不会剩饭。
少给孩子买零食
马女士认为,少给孩子买零食,也有助于孩子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一大堆零食都把宝贝的肚子占满了,他们还能吃得下饭吗?”马女士说,对于孩子们来说,零食的味道充满诱惑,家长切不可动不动就给孩子买零食,以免孩子“上瘾”,舍本逐末。
父母少摆阔
网友“蓝冰荷”认为,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节约的榜样,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
“有的家长,做一大锅饭,吃不完就倒进马桶;有的妈妈,自己乱花钱买衣服……这些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很坏。”“蓝冰荷”建议,家长一次不要做太多的饭,够一家人吃就行了;父母不要乱买衣服。
如果孩子索要东西,父母千万不要说没钱买。那样,以后父母再买东西,孩子见了,就会埋怨父母有钱只给自己买东西,以后他就不会太相信父母了。
此外,父母可以偶尔带孩子去交电话费、电费、水费,告诉孩子,虽然爸妈挣钱不少,但家里花钱的地方很多,有些不必要的东西不能买。
对孩子进行“贫穷教育”
刘女士提议,等孩子懂事以后,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穷亲戚”家串串门,让孩子看看贫穷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甚至可以让孩子在亲戚家里过假期,切身体会生活的不易,让孩子学会珍惜。
去年,刘女士带着儿子到栾川山区体验生活,给当地的贫困生捐钱,并将儿子不能穿的衣服捐给了一名小学生。那个小学生后来给刘女士的儿子写了一封感谢信,刘女士的儿子非常高兴。
“现在,我的儿子很少乱花钱, 他说有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他要是再浪费,那就太可耻了。”刘女士说。
浪费不单是孩子的错
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专家郑艳黎指出,孩子浪费,多属父母引导失误。父母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呵斥孩子,泛泛地进行勤俭节约的说教,而应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看孩子是否欲求不满,转而通过浪费的形式来发泄。
郑艳黎特别提醒各位家长,不可将勤俭节约与吝啬小气混为一谈,对孩子进行勤俭教育的同时,别忘了告诉孩子什么时候该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