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图片) | |
作业:调查有关春节的风俗,写成一篇200字~400字的调查报告。
学校:瀍河回族区巨龙小学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很多风俗。且看巨龙小学的学生们是如何在这个假期里了解春节风俗的。
春节风俗知多少
寒假,巨龙小学四(3)班的刘佩欣对洛阳春节风俗进行了调查,写成了一篇《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他通过调查了解到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扫房子、贴春联祈福、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初一放鞭炮开门红、给长辈拜年等民俗。
刘佩欣通过调查还知道了给家人、邻居拜年的规矩:大年初一是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二是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只有到了初三和初四,才能给邻居和朋友拜年。长辈为什么要给晚辈压岁钱呢?刘佩欣根据民间传说得知,原来孩子们可用压岁钱抵制“年兽”的伤害,保一年的平安!
过节人们送啥礼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人们交往讲究礼尚往来。春节走亲访友时,人们都带些什么礼物呢?巨龙小学三(2)班邱如冰对此十分好奇,通过询问周围的人,她写了《过春节送什么礼物》的调查报告。她发现人们通常送以下几种礼物:一是生活必需品,如大米、食用油、肉类、鸡蛋等;二是保健品,如泡脚盆、按摩仪等;三是地方特产;四是衣服、鞋帽;五是给亲戚和朋友发电子邮件、寄贺卡。
邱如冰通过调查发现,人们赠送的礼物虽然多种多样,可都在表达关爱和思念的感情。她也知道了怎么选择礼物,那就是选择生活中需要的、别人喜欢的、当地不容易买到的,选择礼物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礼轻情意重,不管选什么作为礼物,收到礼物的人都会感受到浓浓的情意在里边。
走向社会好方式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重要。巨龙小学教师杨巧芬说,春节期间了解民俗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良好方式,是锻炼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好渠道。学生多参加这类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在学习上更新观念,吸收新思想和新知识,特别是那些在父母百般娇惯下成长的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拉近与社会的距离。
社会才是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更需要学生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