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3版:本期视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记者调查:我市就医环境亟待改善
找停车位
比看病还难
看病,乘电梯也很难
医院卫生间有多“卫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0 年 3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医院卫生间有多“卫生”
  去医院看病,少则一小时,多则数小时,谁都有可能“内急”,医院卫生间卫生状况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看病的心情。近日,记者对我市门诊量较大的11家医院(包括3家三甲医院)门诊部一楼、急诊科进行了“卫生间体验调查”。

  卫生间设施“全手动”

  11家被调查医院的卫生间冲水方式分别采用的是脚踏、按压和拉绳。其中,有5家医院采用手按式冲水,洗手池水龙头是手拧式。

  3月4日上午,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一楼,仅一分钟时间,就有6人相继进入卫生间,大多数都皱着眉头,看着斑驳的水龙头,只有一人拧开水龙头“匆匆一冲”。“厕所里门把手、水龙头、冲水按钮都是手动的,每天不知道被摸过多少次,每次上厕所我都小心翼翼,尽量不碰里面的任何东西。”一名患者告诉记者,他在医院上卫生间时凡是能用脚代劳的都用脚代劳。

  “在医院里如果只是用自来水冲手,起不到洗手的作用。因为人手上有很多的油脂,细菌和病毒都被吸附在油脂上,只有使用洗手液或香皂才能洗干净。”河科大一附院控感科主任刘玉坤认为,公共卫生间是许多细菌寄生的地方,而医院作为特殊的场所,各种疾病的患者都有所接触,很容易把致病菌带到卫生间产生污染。除了手按式的冲水开关和手动水龙头外,卫生间的门把手也是病菌的集散地,患者接触后,如果不能正确地洗手,很可能染上接触性传染疾病,如甲肝、痢疾、手足口病等。

  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感染控制》刊载的《医院卫生间手动开关微生物污染调查与对策》文章显示,通过对某院门诊楼10个卫生间内手动开关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各种手动开关上有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载量占样本总数的86.25%。由此可见,我们在医院卫生间方便那一下的危险程度。

  卫生间地板湿滑 无残疾人厕位

  上医院看病本来就很痛苦,要是如厕时因地面湿滑摔上一跤,岂不更是雪上加霜。但记者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医院卫生间不仅地面湿滑而且脏得难以下脚。

  “医院的厕所太脏了,我们上医院是来治病的,可不是来染病的。”一位老人说到医院卫生间卫生状况时显得有些激动。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河科大三附院(东方医院)的门诊部卫生间地板上经常是遍布水迹。有三成医院的卫生间内存在纸屑乱扔的情况,纸篓中的脏纸满得都溢出来了。

  按规定应设置残疾人厕位,但可以使用的只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和河科大二附院两家,大部分医院都省略了残疾人专用厕位。市第三人民医院(铁路医院)和市第二中医院门诊部一楼有残疾人专用厕位,但前者锁着,后者被一块木板覆盖。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部残疾人专用的卫生间门锁着。

  改善如厕难 医院是根本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针对医院卫生间环境差和如厕难的问题,院方说法多是“病人太多”、“患者素质差”、“没有具体评定要求”等,而患者则大多埋怨医院管理不到位、投入不够。

  同级别的医院,相似的门诊量,为何有的医院卫生间洁净,而有的医院却脏、乱、差?根本原因还是与医院卫生间位置和厕位数量的设置、保洁频率及管理技巧有关。

  接受调查的市民普遍认为,医院人流量比较大,应增加卫生间的厕位数;为了避免二次接触,医院卫生间应采用脚踏式冲水,既卫生又省力,改装费用也不高;医院各科室的患者时多时少,建议医院在卫生间门口设置明显的标示导引,患者多时将人疏导至其他楼层卫生间;卫生间保洁时间可根据患者数量错时进行,以免出现患者很“急”也得排队如厕的情况。

  “医疗行业同餐饮业一样,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身心健康。既然快餐店都可以做,为什么一些大医院就不能尝试一下呢?”在河科大一附院候诊的市民白先生告诉记者,诸如肯德基、麦当劳等一些洋快餐店中卫生间推行的一系列标准很值得一些医院借鉴。记者了解到,这一系列标准是对卫生间便池、洗手池、地面墙面等方面清洁状况作全面评估和监督。

  卫生间不仅能反映一家医院的档次,也直接关系到就诊人群的健康。只有相关单位重视起来,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