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9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地契中涉及的
土地种类
铺兵快递:宋代邮驿实行军事化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0 年 6 月 1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春秋 邮路馆驿文化
铺兵快递:宋代邮驿实行军事化
记者 孙钦良
陈桥驿 (资料图片)
  宋代邮驿很有特点,传递书信的机构和职员都按军事编制,由兵卒代替邮递员,在馆驿的称“驿卒”,在递铺的称“铺兵”。铺兵“昼夜往来,备极劳苦”,粮饷常被克扣,过着非人的生活。     

  大宋由一位洛阳人开国,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这位宋太祖,一辈子都会感激驿站——他是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陈桥驿位于今新乡市封丘县东南,距开封城不远,后晋时此地已有陈桥村,因一座小桥失修,由陈姓捐资修复,故名陈桥。后周时这里开始设驿站,称为陈桥驿。公元960年春节刚过,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

  宋代疆域没有唐代广阔,但驿站数量比唐代多。唐朝最多时有1639个驿站,宋朝时达到3600个。宋人很富有智慧,搞了一些递铺,作为驿站最好的补充。

  北宋初期的驿站,都是前朝留下的烂摊子,人们路过时暂充居处,聊以避寒。宋初大将张永德,是大宋开国元勋之一,他早年落魄时常在路上奔命,一日来到宋州(治所在今商丘)的葛驿,正有一落难女子也住在葛驿,当地乡亲可怜他俩,不时接济,并撮合他俩成为夫妻。

  有一天,郭威(后周开国皇帝)来到此地,天近黄昏,便住进葛驿。落难女子忽然大喊:“这是我父亲!”郭威仔细辨认,果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于是将女儿、女婿一并带走。张永德竟因投宿驿站当上了驸马(见《东都事略》)。这个故事反映出宋初普通驿站有两个特点:第一,管理不严格,谁都可以入住;第二,建筑非常破旧,没有粮草供应。

  宋代驿站复兴很快,到了太宗统治时期出现小高潮——唐朝时平均一个县才有一个驿站,宋太宗时平均一个县有三个驿站(其中包括递铺)。

  宋朝在全国扩建驿路,将馆驿分为几个等级,国家级的专门用来招待外国使节,京城汴梁城内有四所这类馆驿:接待北方契丹使者的是“班荆馆”和“都亭驿”,接待西夏王朝使者的是“来远驿”,接待更远的中亚来宾的叫“怀远驿”。这些馆驿设施豪华,可举行最体面的国宴,宴请外宾和本朝大臣。

  这些馆驿形似宫殿,外宾入住时没有临时住宿的感觉,倒像是入住有钱人家的府邸,内部设施齐全,真正体现了宾至如归。

  那时,不要说京城内的国家级馆驿了,就连地方上的重要驿站也很豪华。苏轼有篇散文叫《凤鸣驿记》,描写的是陕西境内的一个驿站:“视客所居与其凡所资用,如官府,如庙观,如数世富人之宅,四方之至者如归其家,皆乐而忘去。”意思是说,这驿站看起来就像官府一样有气派,像庙观一样清净,很像几代富豪累积家财建起的家宅,四方宾客来了,就像回到了家里,乐而忘返。

  这类馆驿在今天看来至少是“五星级”。到了南宋,虽经战乱,驿站仍然很豪华。南宋文学家毛开有一天投宿和风驿,看到这个驿站“为屋二十四楹,广袤五十七步,堂守庐分,翼以两庑,重垣四周”。意思是说,屋宇十分宽敞,共有24间房子,住宿区57步宽,有厅堂有居室有走廊,四周还有高高的院墙。服务人员很齐全,“门有守吏,里有候人”,“宾至如归”(见《和风驿记》)。

  北宋的苏东坡及南宋的毛开,都说当时驿站有“家”的感觉,这是高层次的驿站。也有带着火药味的驿路,譬如通往辽国的驿路,驿站虽也豪华,却没有家的感觉。因为辽表面上是宋的朋友,实际上是敌人,宋朝即便睡着了,也得睁着一只眼防备辽国。这条驿路很敏感,传递的是外交信息和军事情报。

  这是宋代邮驿军事化的根本原因。在宋代,兵部参与邮驿管理,负责制定法规、调配人事、分配递马。宋代以兵卒代替邮递员,传递书信的机构和职员按军事编制。这也不奇怪,北宋面临强敌威胁,不得不这样做。

  当时宋使入辽,走的驿路是:从现在的河北雄县白沟(宋称雄州白沟驿)至新城县,再往涿州、良乡到达燕京(今北京),经辽中京大定府(今辽宁宁城),最后抵达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沿途驿馆林立,驿务繁忙,很多人在此路上走过,包括苏轼的弟弟苏辙,曾作为宋使出使过辽国。

  北宋虽然紧盯着北方,但也没忘记洛阳,当时汴京为东京,洛阳为西京。赵匡胤上台后,发现通往洛阳的驿站条件很差,“安史之乱”后,洛阳战事不断,横穿洛阳的东西驿路多有毁弃,于是他下令重建,汴洛之间420里,设了6个驿站。他还修建了洛阳通往西方的驿路,因为西北有个西夏王朝,也得时刻防备着。

  宋朝邮驿的另一个特点,是文书递送和过往官员投宿完全分开。馆驿是政府招待所,只接待官员住宿,不负责传递公文,这里的服务员称“驿卒”。传递公文及书信的另有机构,总称为“递”,分“急脚递”、“马递”、“步递”数种,全由现役军人充任,称“铺兵”。

  这些铺兵“昼夜往来,备极劳苦”,国家虽然按月拨给他们粮饷,却遭到层层克扣,他们往往衣食无着,“盘缠缺乏,多饥冻僵殍”,过着非人的生活。尤其是水驿的铺兵,遇到阴雨风浪,难免误了限期,频遭“率被笞捶”,他们为了活命,只得落草为寇,或逃亡或造反。为防止铺兵逃跑,宋朝统治者采取了恶毒的手段,强迫他们刺面、刺臂作为记号,使其形同囚犯,这是历代都没有的事情。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