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D04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学习没有动力 咋办?
如何听懂 英语连读
政治图表类主观题:“二审”化解棘手难题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1 年 3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新高考
政治图表类主观题:“二审”化解棘手难题
□ 市东方高中 宋宗梅
  ●题型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

  ●先审设问,带着问题看图表,不仅能增强读题的目的性,而且能节省时间。

  ●审材料即通过阅读材料发现其中隐含的知识信息。 

  图表类主观题具有综合性强、信息量大、新颖灵活等特点,它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深刻性,因此,在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中常常作为压轴题出现,而考生面对图表类主观题通常感到很棘手。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此类试题的题型特点、解题思路和技巧进行总结归纳如下:

  一、题型特点有“定式”

  1.反映当年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问题。

  2.题型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材料一般由标题、图表(图表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三种)、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或3个小问题组成。一般第一问是: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第二问是:表一和表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第三问要求考生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二、解题要“二审”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目要求。

  在做图表类主观题时,最好先审设问,带着问题看图表。这样做不仅能增强读题的目的性,避免答非所问,而且能节省时间。

  审设问主要是找出设问的关键词,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弄清题目要求的知识板块(图表类主观题一般从经济生活角度命题),针对什么行为主体设问以及针对什么问题设问。图表类主观题通常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角度设问。

  第一问“是什么”,通常以“图表(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来设问,侧重于考查考生将图表语言转化为文字的能力。对于这一问的回答,应在“三读”(读标题、读图表、读注释)图表的基础上,弄清楚设问中问的是“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这一问,第一步以标题内容作为答题切入点来组织答案,第二步要言简意赅地直答图表所反映的表面现象,第三步要对图表所反映的表面现象进行归纳(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实现由定量到定性的转换),简明扼要地写清现象之中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及本质性问题(即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第二问“为什么”,通常以“图表(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来设问,这种情况侧重于考查考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分为二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和前后相继的关系,其中又以因果联系较为常见。答因果联系题时,要通过从内在本质上分析不同的图表(材料)何为因、何为果以及其因果关系的构成情况,进一步答清图表(材料)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从理论上将“为什么”的问题阐述清楚。

  第三问“怎么办”,通常以“如何”、“怎样”、“启示”、“措施”等关键词设问,这种问法侧重于考查考生迁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问题的答案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二是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即相关热点时政中的语言文字,三是从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考生在组织这一问答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答案要规范,分层次,有条理;二是用教材知识作答,准确表述基本原理,而不能用生活语言、文学语言答题,语句要通顺,杜绝错别字;三是联系材料信息作答,以观点统率材料,以材料证明观点;四是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第二步:审材料,明确答题方向。

  审材料即通过阅读材料发现其中隐含的知识信息。考生答图表类试题通常出现的失误有:信息点采集不全,相关要素缺失;只有横向比较没有纵向比较,或只有纵向比较而没有横向比较;只有现象描述,没有本质提升。图表一般由标题、图表和注释三部分组成,因此在审图表材料时要做到“三读”,读标题,读图表,读注释。

  1.读标题。标题表明什么行业、什么部门、什么社会群体等单位的什么经济状态。图表的标题是图表题的题眼或中心,把握住图表的标题,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跑题”。

  2.读图表。要横读纵读相结合(饼状图要读清各部分内容及数值比例关系),要弄清材料数据涉及哪几项内容,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增长或下降),找出差距。

  3.读注释。图表下的注释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是图表类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释还对答题思路有提示作用,所以在审题时一定不能忽视。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