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得子的鲁迅对海婴十分疼爱,他在《答客诮》一诗中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表达了自己集慈父严师于一身的意愿。他认为,要教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有碍于孩子发展”。
他尊重和信任孩子,注意说服教育,从不训斥海婴。他认为:“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即使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他也十分留心。
比如,海婴每晚临睡时,必对爸爸妈妈说:“明朝会。”一天,鲁迅病得很重,回答的声音小,海婴没有听到,就大声地连连叫喊起来。许广平急忙跑下楼来训斥海婴,鲁迅为了不使孩子失望,挣扎着把头抬起来,大声回答:“明朝会,明朝会。”说完他又咳了起来。
还有一次,鲁迅请朋友吃饭,其中有一碗鱼丸,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广平不信,别人也不信,因为他们吃的都很新鲜,就以为是小孩子在乱讲。鲁迅尝了尝海婴咬过的那个鱼丸,果然不怎么新鲜,便感慨地说:“得尊重孩子说的话。”
鲁迅善于观察和引导孩子,使海婴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带海婴到郊外去玩,让大自然陶冶孩子的心灵;带海婴去看电影,让孩子开阔眼界,获得有益的知识;到玩具店留心选玩具,让孩子在玩乐中培养兴趣。当他发现海婴从小对理工知识感兴趣时,就给海婴买了木工工具的玩具。海婴认真地敲敲打打,就像工程师在盖房子。瞿秋白送给海婴一套类似积木的铁制玩具,可以用上百个零件组装出各种玩意儿,鲁迅嘱咐海婴要格外爱惜。海婴用这些零件学会了组装小火车、起重机等,装好了再拆,鲁迅常在一旁予以鼓励,从此海婴迷上了理工技术。
鲁迅认为,好的父母不但要顾及孩子的现在,还要想到孩子的将来。他希望海婴能够成为一个能干实事、对社会切实有用的人,并在《死》一文中立下遗嘱,特地关照:“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他的这一遗训,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
作为今天的父母,我们是否能从鲁迅和海婴的关系中得到一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