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备考要放松心态。 刘保军 摄 |
|
太想打好球的手易颤抖,太想走好钢丝的脚易打滑,太想赢的心易游离。
高三学生已蓄积了十二年的能量,十来年的冷板凳只求换取高考一举成名,犹如押宝的赌徒,全部的理想和希望都寄托在这一次考试的厚积薄发。每个高三学生都告诫自己:只许胜利,不许失败!虽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应试老练,但目标越明确就越容易紧张恐惧,越恐惧就越缺乏自信和从容,越灰心就越发挥失常……
“惧考”症状细诊断
这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推倒一张就全盘坍塌。轻则理想降级委曲求全,重则一蹶不振终生遗憾。这种怕出来的遗憾最让人痛悔不已。所以高三学生需要班主任和家长无微不至地细心呵护,帮助他们消除“惧考”心理,从而满怀信心地笑对各种考试,尤其是高考!
“惧考”心理有多方面的症状和表现。
第一,紧张焦虑,身心煎熬。有的平日一提到高考就心跳加速、焦虑、不知所措;有的拿到试卷后大脑一片空白,思维也变得迟钝;有的做题时眼前出现幻觉,字有重影或漏看题目;更有甚者两股颤颤,额头出汗,握笔不得。以上种种,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虚荣自欺,好高骛远。有的学生考试后说嘴:这科不难,只是由于我身体不适(或其他原因)不想解答。言外之意,只要我想做,想拿高分易如反掌。这种光嘴的鸭子缺乏实力又惧怕检验只好自我贴金了。
第三,不战而退,缴械投降。长期的压抑得不到释放,心理的顽疾得不到治疗,有的学生会放弃平时测试甚至最终高考弃考,逃兵的胆怯心结终生难解。
有的放矢找原因
造成高三学生“惧考”的因素很多。
一是社会的生存就业压力。许多考生成才的路径单一,除了学校教育这一正规的渠道外没有任何特长,自然太渴望在这一独木桥上大展宏图,背负过大的压力,身心不堪重负。
二是期望值过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真实水平没有清醒认识,一旦答题不顺手,头脑就一片空白,难以冷静,事后自怨自艾,哀叹神伤,逐渐形成厌考和惧考心理。
三是轻视平时测试的功能。通过平时测试就能发现自己的知识缺陷、心理误区、策略偏差问题,以便及时总结成熟并提高认知水平。而许多学生关心的仅仅是分数而忽视了重要的总结提高环节,这就可能导致同样的知识屡考屡错,最终丧失信心。
四是心理调节能力较差,承受能力低。家长老师的过分呵护使有的同学经不起任何风吹浪打,只能享受成功不能抗击失败,自然不能经受这犹如成人礼般圣洁的高考了。
及时疏导树信心
要帮助高三学生克服“惧考”心理,关键要做到“及时疏导重树信心”。
第一,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在学习生活中,压力竞争是常态,磨砺成熟是必须,最终社会不会抛弃每一个人。现代教育提出“终身学习”理论,人一生机遇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因此不要去过多地考虑考试的后果。
第二,家长和学生都要降低期望值。《论语》有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因此目标很高所得稍低是常态。学生只有实事求是看待自己,才能对症下药,摆正心理位置,进而对自己目前的知识结构有更清醒的认识,找出薄弱环节,订出阶段性目标,重树信心。
第三,重视平时的测试。阶段性的测试虽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但量变会导致质变,局部会影响整体。只有把小考当高考,才能把高考当小考。
第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跑步、打球、跳绳等体育运动,既锻炼身体又磨炼意志。
第五,调整心态,昂扬笑对。其实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心态调整好了,蹬着三轮车也可以哼着小调;心态调整不好,开着宝马车一样发牢骚。高三学生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时刻孕育成败,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认为自己能赢,结果一定赢,心态决定命运。
“不要怕”与“不要悔”
有一个故事想和全体高三学生分享: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独闯未来。动身前他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就挥毫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族长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封信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的确,高三的习题不会停止!大量的模拟不会停止。高考已经鸣枪!高三是一场战争,更是一场自救的战争,惨烈而真实!但我们身临战场时,“不要怕!”让这位智慧老人的话语一次次在耳边响起,“惧考”只是自己的心魔在作祟,只有战胜自己的心魔,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毫无遗憾地说:“不要悔!我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