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歌手齐秦在拔火罐时被严重烧伤,此事件为热衷于中医理疗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拔罐误区:选择火罐最好
很多人认为拔火罐最好,其实这是片面的。拔火罐需要专业的技术,建议人们在家还是以选择拔真空罐的理疗方式为宜。
●拔罐时应选择适当体位,并在肌肉丰满的部位进行。体位不当或骨骼凹凸不平以及毛发较多的部位忌用。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来选择大小适宜的罐子。操作时必须迅速,只有这样才能使罐吸得紧。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拔罐;6岁以下的儿童、70岁以上的老人,水肿病、心力衰竭、高热抽搐、慢性肺病患者以及眼、耳、乳头、前后阴,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选用火罐时要注意切勿灼伤。倘若烫伤或因留罐时间太长而导致皮肤起水疱时,小的无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疱较大时,则应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碘伏,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刮痧误区:出痧越多越好
很多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淤证、实证、热证患者出痧多,而虚证、寒证患者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者与肌肉丰满的人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一定要先在刮痧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质(如刮痧精油等)后进行,这样不仅可减少刮板与皮肤的摩擦,还可增强渗透力,进而加大治疗功效。
●刮痧板应与人体皮肤呈60°或90°角,刮痧板在刮拭时先涂抹介质,再以刮痧部位为中心尽量向外周扩大其刮拭范围,同时操作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局部情况以及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在进行刮痧时,操作者应根据患者的自身和疾病的特点掌握力度和控制时间。一般情况下,体质较强、病属实证、病情较重的患者用力稍重,时间稍长些;体质虚弱、病属虚证、病情稍轻的患者用力则轻些,时间短些。
●患有某些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脏器严重受损等特殊情况的人群忌用刮痧疗法,实在需要则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按摩误区:越疼越有效
很多人在选择按摩进行理疗时,认为越疼效果越好,其实这是错误的。按摩的基本要求有四个,即均匀、柔和、有力、持续,其中柔和是最重要的。
●严禁在空腹、饱食、醉酒时进行按摩。
●忌在长有痈疖、肿瘤的部位进行按摩。
●骨折、关节脱位早期严禁按摩。
●皮肤病患者、传染病患者在疾病的传染期内不能进行按摩。 (贺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