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
仁伟 | |
秋分以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天气时冷时热,易诱发胃肠病、感冒等病症。此时,我们应该在生活和饮食方面进行调整,才能有效保健、防病。
秋冻并非人人宜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此外,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对这些人群来说,早晚温差大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专家提醒人们,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脚部分布着人体的6条重要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最为不畅。所以,有“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研究证实,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白露过后应注意脚的保暖,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饮食调养原则
白露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易使脾胃机能失常。加之立秋后,人的脾胃功能尚未从夏季的虚冷状态转变过来,此时若贪食生冷、瓜果,则会使脾胃受损而发生腹痛、腹泻。
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白露节气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上述疾病的人,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食用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哮喘病人不宜吃得过咸。
白露过后,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可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