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8版:洛阳·县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这件好事,做到了全村人的心坎儿里
剪纸传神获美名 “神剪”QQ传绝技
做尽荒唐事 千古留骂名
玄奘故里文化旅游区: 打造唐文化旅游精品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10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剪纸传神获美名 “神剪”QQ传绝技
□记者 王振华 见习记者 杨凤轩 通讯员 赵笑菊 文/图
  张秀琴展示剪好的鸳鸯戏水作品。
  出生于洛宁县长水乡长水村的张秀琴今年48岁,她从小酷爱剪纸。几十年来在剪纸的道路上不断摸索,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作品有的被博物馆收藏,有的获了大奖。为将这项中国传统技艺流传下去,她多次组织培训班,还建立了QQ剪纸交流群,教授剪纸技艺。

  昨日,我们见到她时,她正在忙着跟QQ上的网友聊天:“左边眼睛改成阴刻吧,再延长眉毛的长度,裙边最好做镂空处理。”刚关掉对话框,又有一个头像跳动起来:“张老师,您能给我演示一下鸳鸯的剪法吗?”一位山西网友向张秀琴发来了视频请求,张秀琴欣然接受。

  她找出一张红色的纸,对折后,拿起剪刀开始创作。“第一刀是最难的,在下刀之前,心里要先想好整幅作品的构图。”在摄像头前,张秀琴边说边剪,随着剪刀的一开一合,碎纸片纷纷飘落。仅七八分钟时间,鸳鸯的眼睛、嘴巴、身躯就初具形状。“为了美观,在局部要做镂空处理。”最后,张秀琴又在鸳鸯的腹部抠了一个椭圆形。

  展开后,一对戏水鸳鸯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细细端详,剪刀过处细密流畅的线条干净利落,没有任何褶皱和撕裂的痕迹。

  在张秀琴的作品集中,我们看到了她各个时期的作品,从最开始临摹的帽花,到二十四孝故事、十二生肖,再到《奶奶的故事》、《外婆的纺车》、《说书》等一些来自民间的题材,风格独具,耐人寻味……

  张秀琴曾多次在国内的各种比赛中获奖,其作品大胆借鉴金石、书画、碑帖、画像石等传统文化艺术,在剪法刀法上注重剪纸的线条质感,追求线条的韵律美,剪纸作品具有粗犷豪放、浑厚华滋的艺术风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2006年7月,她被河南省首批命名为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不久前,张秀琴的作品《离娘肉》在2011中国·桐庐国际剪纸艺术大展暨第四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中荣获金奖,她还获得了全国“十大神剪”称号。

  为了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张秀琴在家乡组织了多期培训班,培训学员300多人次。现在,张秀琴又建立了QQ剪纸交流群,想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这项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传统技艺传送到全国各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