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 仁伟 |
|
核心提示
保险在线开通以来,随着读者反映问题的多样化,我们越来越感觉肩上担子的分量,也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欠缺、力量的单薄,面对日渐繁荣的保险市场和日趋丰富的保险产品,以及读者不断增强的保险意识与维权观念,我们设想联合更多优质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人士、资深法律工作者及热心社会公益人士来共同开设一个“百‘险’讲堂”,引导老百姓学会“预测”自己的潜在风险,选到合适的保险;在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建立一座桥梁。
条款的“文字游戏”
上周保险在线接到读者电话38个,除咨询保险业务、反馈处理情况外,有21人次反映涉及9家保险公司的问题。
“本产品回报率达5.77%,如遇央行调息,年回报率将依据条款和前述让利原则确定。”上周, 记者在市民马先生的保险单“重要提示”第6条上看到上述语句。
今年59岁的马先生说,2008年5月,他到银行办理存款,被忽悠成了这款“收益联动型人身意外伤害及家庭财产综合保险”,当时,银行3年期利息5.40%,马先生正是看到保单上白字黑字印着“回报率5.77%,如遇央行调息,年回报率将依据条款和前述让利原则确定”,想想“还多了一份保障”,于是,就一次性缴齐了10万元。结果,今年5月,3年期满,收益仅为11975.8元,而非先前承诺的100000×5.77%×3=17310元,即便按当时银行3年期利息5.40%计算也应该是100000×5.40%×3=16200元。
记者与马先生一起来到位于凯旋路上的这家保险公司,却得到了让人吃惊的解释。
接待我们的一位女士拿出一个名为《××收益联动型人身意外伤害及家庭财产综合保险条款》的小册子。其中第5页印有第17条:“在保险期间内,若存款利率超过3.24,则按以下公式调整……遇存款利率调整,则每份保险满期金调整金额为……”
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保险单上所说的“如遇央行调息,年回报率将依据条款和前述让利原则确定”,需要到这里面来找“链接”。
只是,这样的解释能让人信服吗?况且,记者发现该工作人员出示的这款规定也有很大漏洞:“若存款利率超过3.24,则”,显然“3.24”与“,”之间是一个字符的空格,重要元素缺失,但愿是疏忽所致,或者也是有“相关链接”的。
随后,我们又咨询了几位保险业人士,均称,虽然这是明显是“文字游戏”,但当初投保人已经在保险单上签字了,不是很好处理。
保险是需要合力成就的事业
其实,上周也有好消息:另一位马先生打通记者电话说,拖了自己快一年的6075.92元保险赔付款,终于到账,“感谢保险热线,希望越办越好”。在欣慰之余,我们也深感肩头责任的重大。两位马姓读者经历再次说明目前困扰我市广大投保人的“三难”:看懂保险条款难、算清收益难、理赔难。
从市保险业协会得到的数据,截至6月,我市共有39家保险企业,其中人寿保险公司20家,财产保险公司19家。今年上半年,我市保费收入接近40亿元,承保金额达1000多亿元。
据市保协会秘书长陈凡柱介绍,我市保险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相对于广阔市场,我市保险从业人员数量较大缺口,同时,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企业存在发展不均衡、无序竞争等问题。“保障”、“关爱”、“红利”是一些保险人员经常提及的词语,但“忽悠”、“欺骗”、“退保”是不少投保人使用较频繁的字眼。
如何把保险这项利国惠民事业做好,我们经过和政府监管部门、保险公司、读者、保险从业人员、法律工作者广泛沟通后,感觉很有必要开设这个讲堂,结合自己身边的案例,请专家评析,大家共同参与,进行系列的“保险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