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4岁唱到72岁,李秀云对戏曲的热爱,可以用痴迷来形容。
说起唱戏,李秀云算是科班出身。她14岁被选入剧团,先后在越调团、曲剧团和豫剧团里唱过戏,还曾得到越调大师申凤梅的指点。因为唱功不俗,现在还经常有人慕名上门向她求教。
1 年少时,毅然离家入剧团
家住关林镇的李秀云本是荥阳泗水人,小时候家中种着几亩薄地,姊妹众多,生活极为困苦。
14岁那年,南阳内乡县越调剧团到她们镇上唱戏,并公开招收学徒。李秀云和几个同班同学一起去考试,她刚一亮嗓子,剧团老师的眼睛立刻亮了:“这孩子是唱戏的好苗子。”
在当时,唱戏的人一般被称为戏子,属于社会“下九流”,所以李秀云的父母坚决反对她进入剧团,她母亲甚至撂下狠话:“你要是敢去唱戏,家里一根针一根线都不会让你拿。”可是李秀云另有想法:“家里实在太穷了,我出去了,给自己谋条生路,也给弟弟妹妹省一口粮食。”
眼看剧团要走了,李秀云还被母亲关在家里,她心急如焚。剧团老师也舍不得这棵好苗子,给李秀云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剧团要去的下一站——郑州。
剧团走后,李秀云趁父母看管松懈,偷偷从家里溜了出来,跑到郑州寻找剧团。当时她身上只有平时积攒的4毛钱,又跟同村一个女孩借了6毛钱。用这一块钱,她买了一张去郑州的火车票。
2 两年后,剧团里面挑大梁
到郑州找到剧团已是夜半时分,李秀云满心激动,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剧团的生活真苦啊,白天大家背着行李上山下乡,晚上住的是羊圈和马圈,吃的也简单,平时还要练功。”提起当时的剧团生活,李秀云还记忆犹新。
李秀云不怕苦,她勤练功,嗓子又好,到剧团仅两年就开始挑大梁。1958年,她所在的越调剧团代表南阳到郑州参加汇报演出,剧团认真筹备了一台戏——《台湾人民盼解放》,女主角就是李秀云。那次汇报演出内乡县越调剧团获得一等奖,李秀云也从南阳火到了郑州。也因为这次获奖,李秀云和越调大师申凤梅还有了一段情缘。
申凤梅看过她的演出后,托人给李秀云带去一张字条,勉励她一定要唱好越调。李秀云激动万分,立志要在越调方面也唱出一些成就。
可是,1959年,内乡县越调剧团和另外一个剧团合并了,把剧团的两个台柱子留了下来,并把他们调到县里相对大的曲剧团,这其中就有李秀云。就这样,李秀云又唱上了曲剧。
3 退休后,因戏结识新朋友
1977年,因爱人身体不好,李秀云离开曲剧团,到位于关林镇的省矿务局地质调查一队子弟学校当了一名音乐老师。
这中间,李秀云有17年不曾唱戏。
1994年,李秀云退休了。有一次,她参加学校里的老师聚会,她唱了《花木兰》和《断桥》等戏曲选段。在座的老师都惊呆了,纷纷开玩笑:“太专业了,没想到李老师还藏着一手呢!”
这以后,一传十,十传百,镇上有不少人都知道李秀云戏唱得好,有戏迷聚会就请她去唱,谁家有红白事也请她去唱,还有人慕名前来学艺。
“有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在附近打工,抱着南瓜找到我要跟我学唱戏呢。”李秀云笑着说。
因为唱戏,李秀云又结识了不少朋友,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