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胜辉在哈佛大学学习。 |
|
2011年11月20日至12月6日,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张胜辉随北师大教育专家考察团赴美国考察。通过考察学习,把中美两国教育理念进行对比,张胜辉对教育的感悟更多了一些,也更深了一些。
让微笑在老师中传递
记者:此次随教育专家考察团赴美国考察,你的收获有哪些?
张胜辉:此次赴美考察我收获颇多。中美两国不同的教育理念在我内心产生了激烈的碰撞,让我对自己的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了反思。
记者:主要有哪些反思?
张胜辉:美国人有这样一种信念:不喜欢做的事情不勉强自己去做,喜欢做的事情就努力去做,力争做到最好。
反思目前中国的教育,有多少老师真正喜欢自己的职业?又有多少老师有自己的职业理想?试问,一个没有职业理想的人,他的教育之路能走多远?作为校长,如何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唤醒他们的职业温暖感和归属感,是我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是服务业,我们要弄清楚是在为谁服务,服务态度如何,不同的态度,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大不一样。这将是我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思索的问题,应尽快找到答案,付诸行动。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增强服务意识,让这种意识和微笑在老师中传递。
收获学生成长中的喜悦
记者:近年来,中国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美国的教育理念是否也是这样的?在这方面有无经验可以借鉴?
张胜辉:美国教育也提倡以学生为主,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且在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和考核理念上都有体现。
记者:美国教育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的?
张胜辉:在美国,小学生的作文可以有配图,在他们不能流畅表达时,可以借助图画来说明;中国小学生的作文却要求立意要高,语言要流畅,描写要生动。于是,美国的老师收获的是一分一分的惊喜,他们一点一点收藏着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喜悦;我们的老师发现的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会选材,不懂布局等。
我们常说,学校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我们的校园文化要达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能育人”的效果。但是,中国校园的墙壁上常常被名人的头像或话语霸占。美国学校的走廊上、教室里,凡目之所及的地方,布置的都是学生自己的作品。
换句话说,我们把名人“神”化,然后挂在墙上,让学生顶礼膜拜。因此,我们不会向名人质疑。美国老师把自己学生的作品挂在墙上,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被接纳感和幸福感,也许若干年后,他们真的能成为名人。
考试为学习服务。在中国,考试考什么,学生学什么,学习是为了考试服务;在美国,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考试是为了学习服务。
对老师讲的内容,美国学生有质疑,会立即提出来;在中国的课堂上,学生需要小心翼翼,即便觉得老师讲得不对,也只能压在心里,或者小声嘟囔一句。
一名清华大学毕业生在麻省理工大学读完研究生后,深有感触地说:“清华的老师教给我答案,麻省理工大学的老师教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
一名人大毕业的学生,2002年到耶鲁大学留学。毕业后他捐款888万美元给耶鲁大学,而非人大。有人痛骂其为“卖国贼”,他从容地说了一句话:“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
教育出“问题多多”的学生
记者: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重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张胜辉: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总结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育重在能培养出懂得思考,能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创新,能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
记者:取美国教育之长,如何在符合国情的情况下,在现有的条件下改善我们的教学,培养出敢质疑、会提问的学生?
张胜辉:中国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品德、身体(即智、德、体);美国教育关注学生的身体、精神、学业(即体、德、智)。中国教育注重窄而深,注重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美国教育注重广而博且深,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想培养出勇于拼搏、敢质疑、会提问的人才,就要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谈;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开阔眼界,取得丰富的社会知识;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感兴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