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新课标的实施,高考命题也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凸现出命题的特点和规律。面对新形式,考生的复习策略与方法也要有相应的变化,仅仅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理念下的高考要求了。为了帮助同学们赢得高考的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理想,我从三个方面帮助大家科学备考,高效得分,赢得高考。
坚持“一二四”工程
“一二四”工程简单来说,就是复习思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础,四种能力”。
“一个中心”指的是以提高地理综合能力及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心。高考地理综合能力是多方面的,如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判断能力、读图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尤其是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能力)、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等。在短时间内,复习时要有侧重、有选择地合理安排时间和复习内容,比如自然地理重理解;人文地理的学习方法是理解、记忆并注意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区域地理学习的是一般规律。同时要关注课改,课程改革了,高考题改革了,学习方法、学习思路也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游刃有余。
“两个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考地理试题强调地理知识的应用,但仍然是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地理基本知识、立足于地理基本能力的考察。做高考试题,实际就是你和地理专家的对话,地理专家就是在扎实的基本功的条件下出题考试学生,我们的策略就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因此,在地理复习中应特别重视基础知识的及时梳理、归纳,使之系统化,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另一方面要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特征,决定了运用图表、数据,说明地理问题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课改后的高考是培养聪明学生的,也为让大家变得更聪明。
“四种能力”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这四项能力强调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核,体现了思维过程的程序性和层次性。对考生来说就是审题——解题——答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水平的表达和表现过程。考生要认真研读和领会每一项能力要求,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用相应的对策与方法,这对复习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下贯通左右逢源
学生复习地理,要以教材作为指导是复习的根本,以《地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上下贯通”是指一方面要注意高中的系统地理知识与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的联系和结合,复习系统地理知识时需要下挂区域地理,渗透复习区域地理知识要适时联系系统地理,实现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的有机结合。
“左右逢源”指的是在地理复习过程中,既要加强地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沟通,又要注意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的联系和结合。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自然界,现在已经伸展到社会领域,而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永远是高考地理的主旋律。因此,高考地理复习,要时刻关注社会焦点和热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现实、社会热点结合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稳定心态培养做题灵感
考生在冲刺复习阶段,要突出“强化”二字,包括重点强化、难点强化、误点强化、能力点强化、新题型强化等。这一阶段建议考生,主要通过模拟训练来训练答题技巧,培养审题、做题灵感,感悟答题的规律。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指导,提高抗挫能力,树立信心,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迎接高考的到来。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继续学习主干知识,理清思路。明确主干知识的核心考点,注意梳理地理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重点掌握与核心考点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争取重要考点掌握无盲区,核心考点理解无误区。自然地理部分要在“懂”字上下工夫,一通百通。人文地理要“精”,用最简单的话记住要点。区域地理要“活”,掌握规律,活学活用。
重地图,抓地理核心。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掌握了地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复习可从地图入手,把地理分布、原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
通过考前训练,找到解题的套路。加强对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的训练,提高快速获取有用信息、分析整理信息、组织答案的能力。答题时不能就事论事,关键是掌握解题思路,认真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规律,辨析概念,做到所答为所问。同时还要重视答题语言的组织和表述的规范性。
在最后阶段应有意识地将一些近似的概念进行比较,真正弄懂其内涵和外延,在考试时才不会所答非所问。利用集错本提高复习效率,通过回顾总结,找出出错的原因,避免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