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河中枢——大运河与洛阳》展厅,有一幅色彩鲜艳的画《炀帝东幸图》。《炀帝东幸图》的历史背景正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隋炀帝开通运河,下江南。
说起隋唐大运河,隋炀帝杨广是个必须提到的名字。虽然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他是暴君,奢靡无度,但是,如果没有他开通大运河的伟大创举,作为隋朝都城的洛阳,也许不会在历史的洪流中写下那么浓墨重彩的一笔。
昙花一现的王朝,改变中国的大运河
隋朝建立于公元581年,灭亡于公元618年,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短命王朝。
可就是这个短命的王朝,却在中国的历史上书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而在这辉煌的一页中,大运河的开凿更是奏响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的华彩乐章。
隋炀帝为何要开凿大运河?真是为了到扬州寻美女吗?其实,当把目光投向隋朝的国家状况时,我们就会知道并非如此。
隋朝建国之初的国都在长安,中央政府需要庞大的财政开支来维持,而狭小的关中显然已无法承受这样的开支,因此,需要从关东地区源源不断地运送各种东西到关中,但当时黄河三门峡段河流湍急,漕运严重阻塞,隋初,关中陷入粮荒。
关中交通不便,洛阳的地理优势便显现出来。隋炀帝意识到,如果以洛阳为中心来统治全国,无论从经济、地理,还是交通上都有很大优势。因此,在登基后的第二年,隋炀帝便命令宇文恺设计营建洛阳。据说,当时每月朝廷征发200万人修建,经过10个月便完工了。随后,隋炀帝便到了洛阳。洛阳也因此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在建设新都的同时,隋炀帝的心里已经有了另一个计划: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从时间上来看,隋大业元年,即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始“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正式开始了隋唐大运河的开凿。
在公元611年左右,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正式开通,全长2000多公里。
运河通,洛阳兴
大运河的开通,使洛阳成为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洛阳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之一。
根据当时的文献记载,隋后期、唐朝中期前,东都洛阳的商业比西京长安更为繁荣,洛河之上舟行如梭,商旅云集。据说,在当时的洛阳城里,有三个主要的商业市场,分别为通远市、丰都市、大同市。其中,大同市周围四里;通远市周围六里,南临洛水;丰都市周八里,有12道大门,里面的商铺有3000多个。
三个市场在洛阳兴盛了许多年,一直到唐朝还在使用。不仅如此,在当时的洛阳城大运河河道上,全国各地的船舶云集。因为交通便利,西域、东亚和东南亚诸国的使臣和商团也纷纷来到中国。
正可谓,运河通,洛阳兴。
起起落落间,以另一种方式展示运河之美
自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隋唐至宋,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一直是南北交通运输的主要干线,唐朝的运河建设,主要是维修、完善隋朝建立的运河体系。
我们了解到,当时隋朝的大运河中,通过永济渠和通济渠运输来的粮食从水路只能到达洛阳,距离西京长安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而由于三门砥柱的原因,水路运输非常困难,常常发生漕船倾覆情况,因此,高宗显庆元年,即公元656年,曾调发6000余人在三门峡砥柱附近开凿山路,试图避开黄河天险,但没有成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唐朝的皇帝高宗、玄宗等多次到东都洛阳“找吃的”。唐玄宗时期,裴耀卿和李齐物先后在三门峡开凿人工河。
安史之乱后,东都洛阳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运河设施也受到很大影响。
唐朝中期,漕运制度改革,关东物资经过洛阳时不再进入洛阳城,而是沿着黄河直达三门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洛阳的发展,加之唐后期藩镇割据,隋唐大运河的运输能力再没恢复之前的盛景。北宋时,虽以开封为国都,但洛阳仍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运河的西起点,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转折发生在元朝。随着政治和文化中心由中原地区向北迁移,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三条运河开通后,运河从之前的“人”字形变成了“一”字形,南方的物资可以从江南出发,经徐州向北直达北京而无需再绕道河南。
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使洛阳乃至河南境内的运河长期无人维护,加之黄河水患,到明朝末期,隋唐大运河洛阳段基本失去了运输功能。
不过,虽然今天那曾被誉为“帝国的生命、流淌的智慧”的大运河在洛阳已踪影难觅,但随着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全面展开,我市也正加紧对洛阳段的运河遗产进行发掘和保护。相信随着申遗工作的展开,辉煌的运河还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出它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