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菩的墓志 |
▲安菩墓里的罗马金币 | |
核心提示
进入唐朝后,丝绸之路再度成为中国统治者关注的焦点。经过这一时期的扩展,丝绸之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向西延伸至中亚,这条商路再度迎来繁荣时期。
在这条路上,阿拉伯商人和印度商人来来往往,西域各国寻求信仰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加入这一行列。在众多来往的人里,有一位名叫安菩的人尤为特殊。自西而来的他以及他的家人,和东都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次的“丝绸之路与洛阳”展览中,保存完好的安菩墓志首次和大家见面。
安菩墓志首次展出
说起安菩,许多人都不陌生。
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里,有被整体搬迁过来的安菩夫妇合葬墓。在洛阳博物馆的各个展厅里,有从安菩墓内出土的各种珍贵文物罗马金币、牵驼俑、牵马俑等。
可要论最能说清安菩生平的文物,非墓志莫属。
在这次的“丝绸之路与洛阳”展览中,这方墓志因被选作丝绸之路通西域的物证,而得以首次展出。
墓志存放于玻璃展柜中,为青石所制。透过玻璃,我们能看到墓志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洛阳博物馆陈列部工作人员孙章峰说,该墓志上记录的文字对史书的记载起到了很好的印证作用,对后人了解安菩其人以及唐代丝绸之路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菩是外国人,也是唐朝的一位定远将军。这位姓安的外国人死后为何葬在洛阳?他的一生和洛阳又有什么渊源?孙章峰介绍,安菩是安国人。安国位于唐朝的西北方,安国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叫系利,即安菩的父亲。系利是这个国家的一个部落首领,他骁勇善战、体恤百姓,很受将士们爱戴。遗憾的是,当时的安国隶属突厥,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每年都要向突厥进贡,这让系利非常郁闷。于是,趁着公元630年唐政府为打通丝绸之路而发动的一次平定突厥的战争,系利率部队归附了唐政府。
为奖励系利的忠诚,唐政府封他为五品定远将军。系利死后,安菩就承袭了父亲的封号,成为定远将军。安菩和他的父亲一样骁勇善战,他曾率领军队纵横大漠,为保卫唐朝边疆浴血奋战。
公元664年,安菩在长安去世。时隔40年,他的妻子何氏在东都洛阳病逝。他们的独生子安金藏为了孝敬父母,把安菩的尸骨迁到洛阳与母亲合葬,建造了安菩墓。
为保丝路畅通,战事频频
从安菩为保卫唐朝边疆浴血奋战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要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史书记载:隋末唐初,中原长期内乱,西北的西突厥、东突厥两大游牧集团东山再起,西突厥控制西域北部并威胁河西,东突厥控制河套并进逼关中。同时,吐蕃在昆仑山以南崛起,北上控制西域。
不仅如此,除突厥、吐蕃,西亚的大食帝国也挥戈东进,垄断了葱岭以东的丝路交通。
为了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唐政府发动了多场战争。
孙章峰介绍,在唐太宗统治后期,随着国力的增强,唐政府自东而西,发起了一系列复地、复路战争。随着战争的节节胜利,丝绸之路得以通畅。
后来,为了巩固战争成果,唐政府还在龟兹、疏勒等设置了军镇,史称安西四镇,并在龟兹设置了都护府,即安西都护府。通过安西四镇和安西都护府的设置,政府对西域的行政管辖力度加大,丝路的交通也受到保护。
此外,唐政府还用册封、和亲等办法维持对西域的统治,以此来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但即便如此,各种小摩擦也时常发生,安西四镇和安西都护府面临失守的危险。到武则天时期,这位女皇发起对西域的战争。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后,唐政府最终扩大了唐在西域的管理范围,显示了大唐帝国的军事实力。
丝路通畅后,更多胡人聚洛城
有了政府采取的各种措施,丝绸之路的安全终于得以保障。于是,沿丝绸之路从西域来洛的外国人也逐渐增多。
孙章峰说,在盛唐时期,和安菩及其后代一样生活在洛阳的外国人不在少数。
我们了解到,从武则天定居洛阳到驾崩的数十年里,随着西北护路战争的胜利,安西、北庭两大行政区的设置与巩固,北方草原、中央、西南海陆三条丝绸之路的通达,到洛阳经商、学习或学习佛法的胡人每年都在增加。其中,多数商人常年居住在洛阳,并按照中国商人的习惯组成了“行”、“社”等小团体,有的胡人还给自己取了汉语名字。在洛阳居住的时间越长,这些人受汉文化的影响就越大。慢慢地,他们成为洛阳城市人口的一部分。
洛阳城里的外国人有多少?具体数字无法考证,但从当时政府所采取的一些管理措施中,我们可了解一二。
据介绍,在唐朝时,为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朝廷采取了多种手段。比如在武则天长寿年间,朝廷设置了专门安置外国人的来庭县。后来,外国人口越来越多,来庭县已无法容纳,朝廷又增加了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