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已经可以独立做事时,父母还要一手包办,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的意愿,这自然是爱孩子的表现,但这样的爱是缺乏理性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有照顾和抚育孩子的义务,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提供给孩子,但千万不可越俎代庖。
我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一家幼儿园访问时,正赶上孩子们放学,来接孩子的也是孩子。以色列家庭一般都有三五个孩子,这样接小孩子就成了大孩子的任务。
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并学会照顾弱小,独立面对人生的风雨,这是理智的爱。道理很简单,我们不可能追随孩子一辈子,照顾孩子一辈子,总有一天孩子要独自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我常常有意识地为女儿创造锻炼的机会。
依依继承了我的基因,总有一种要独闯天下的雄心。为了给她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也检验一下她的独立能力,女儿7岁半时,我给她安排了一次特殊的旅行:独自乘车去火车站,让她体验一下独自出远门的滋味。
孩子很兴奋,我们先向她布置这次“旅行”所要完成的任务:坐6路公共汽车到长春火车站后,下车找个公用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然后在周围转一转,买一些东西,再坐6路车返回。
依依越听越兴奋,因为在她看来,这又是展示她自立的机会。看着她摩拳擦掌的样子,我和妻子不得不给她敲警钟:“不要太高看自己,这一路上不知道会遇到多少不可预料的事情,你都能应付吗?”依依疑惑地看着我们,于是,我和妻子一起给她讲旅行中的注意事项,还问她面对这些意外情况时该怎么办。
依依大多能够说出积极的解决办法,比如若下错了站,就继续等6路车,重新坐到火车站;若坐错了车,走到了远离6路车行驶的路线,就找公用电话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若有陌生人和自己说话,就装作没听见,迅速离开;若有人一直缠着自己,就朝人多的地方走,并装出爸爸妈妈就在身边的样子,冲着身边和爸爸妈妈年龄相仿的人喊“等等我”……
似乎该交代的都交代了,时间也到了中午。一吃完午饭,依依就嚷着“我走了”,尽管天下着小雨,我还是决定让她在雨天开始自己的旅程。
2004年5月22日12:40,依依带着我给她的5枚1元硬币和一本《小学生导刊》出发了。临出门,妻子把写着家里电话号码以及我们俩手机号的字条塞到她手里,再次嘱咐她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打电话求助。可依依执意不带这张字条,还坚定地说:“这些号码都装在我脑子里了,不用拿它!”
小雨下个不停,依依打着伞出了门。从依依关上屋门那一刻起,我和妻子的心就悬了起来。两个人都挤到能看到依依身影的阳台上,盯着没有几个行人的道路,期待着依依的身影。不一会儿,依依出现了,小小的身子躲在雨伞下,我们看不到她的头和脸,只看到两只脚在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地上的积水,一会儿跳一会儿踮着脚走,那把雨伞仿佛被她驮在背上。
很快,依依就走到了6路车站,站牌下空无一人,依依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很落寞。妻子有些不忍心,拉着我的胳膊嘟囔着:“让孩子回来吧,大雨天的,又是周末,大人都不愿出门,何必让孩子出去遭罪。”我没有吭声,眼睛一刻也不离依依的身影。
又过去两个人站在那里等车,依依往后挪了一下,不显眼地站到了后面。结果被两个大人挡住了身影,我很难再看到她。这时候一辆6路公交车停了下来,彻底挡住了我的视线。1分钟后,车走了,站牌下空了,依依的身影不见了。我一下子有一种慌乱的感觉,仿佛心被人摘走了。依依呢?上车了吗?显然是上车了,可是我心里怎么就慌慌的?妻子也不放心地踮着脚扫视着站台周围,仿佛依依会从哪里冒出来。找了半天,她失望了,继而带着哭腔对我说:“要是依依有个三长两短,我可跟你没完!”
(摘自《做父亲的幸福——好爸爸东子16年教子随笔》 东子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