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日前有媒体报道黑龙江省贫困县巴彦县人民法院院长刘玉海,购置并驾驶一辆价值75万元的豪车。当地法院还存在公车私用等问题。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表示,在一些相对偏远、欠发达地区,由于外界监管不足,当地人大的监督严重缺位,更易出现官员贪腐现象。(4月11日《中国青年报》)
“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经常刷在墙上的宣传语深入人心。可是,常常落实到位的,却是“再苦不能苦官员 再穷不能穷干部”。
事实上很多地方确实困难,但是他们显然没有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更重要的地方。要知道个中究竟,甚至都不需要去翻账本查核行政开支明细,只需要到这些国家级贫困县的政府大楼中去走一遭,看一看他们的办公条件,看一看他们的公车标准,就能明白何谓“再穷不能穷干部”了。
校车事故引发举国关注时,事发地政府宣布“停购公车买校车”,可这样受到舆论好评的动作,在其他地方几乎没有跟进者。于是,校车依然破旧,公车依旧豪华,官员一个人的屁股比千百个学生的安全重要得多。
“再穷不能穷干部”,说白了就是一种特权,是掌勺者自肥。要改变“再穷不能穷干部”的现象,首先,基层人大必须加大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力度,唯有基层人大更好地负起责任,勇于否决有猫儿腻或者看不清的政府预算,才能让细致的政府预算,成为套在乱花钱的基层官员身上的“笼子”。
当然,还应加大基层政府对“三公经费”的公开力度,并将此纳入官员政绩考核。同时,加大基层反腐力度,对诸如贫困县法院院长大手笔购置车辆的现象,必须依法追究、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