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媒体曝出,山东潍坊有姜农滥用剧毒农药神农丹。当地农民对神农丹的危害性心知肚明,自己压根不吃。据了解,潍坊出产的姜分内销姜和出口姜两种,出口姜都不使用高毒农药。目前,潍坊责任部门已展开调查,对违规销售的神农丹进行收缴。 (5月6日《新京报》)
“毒生姜”,无疑“姜”了公众一军。如果说,柴米油盐酱醋茶,挥不去的是元素周期表的阴影,那如今,姜也没能例外。剧毒农药超标残留,威胁着公众的舌尖安全,也激起了普遍的安全焦虑与愤怒情绪。
依照规定,神农丹在生姜种植中被禁止直接使用。可在当地,姜农非但高频率、大剂量滥用神农丹,而且还明目张胆,不加遮掩。乱象之下,凸显了监管缺失:在田间地头,标注着“剧毒”字样的农药袋随处可见,可责任部门“后知后觉”,直到媒体曝光后,才展开调查。监管滞后,究竟是缘于“不接地气”,还是故意包庇?
“毒生姜”的新闻,让人愤慨的,不只是“毒食品”名单的更新,还有生产标准的内外有别。据媒体报道,因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极为严格,所以,高毒农药与出口姜绝缘。为确保出口姜安全,有关部门逐层设立农药监管员,实行“无缝隙监管”;而“毒生姜”,则“特供”国人。
在双重标准下,国人的餐桌安全失守,几乎是必然的。值得深思的是,在生姜的内外供应上,为何会出现差别对待?
“易粪相食”,是许多人对“相互伤害”的社会怪圈的概述。而在“毒生姜”事件中,姜农只生产,自己压根不吃,也印证了这点。网民感叹:“毒姜之下,安有完卵?”这话岂止是说给姜农听的?
在“毒生姜”裹挟下,舌尖安全必然成奢望。监管隐身,道德缺失,说起来是老生常谈,可其指向的价值修复与纠偏,不能被罔顾——作恶的耻感,须在“零容忍”的监管态势中筑起;共同体意识,也要凭“彼此呵护”去捍卫。亡羊频繁,补牢不能不“甩开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