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河北任丘镀锌厂违规排污,引群众不满。对于群众举报,任丘市环保局副局长梁清晨极力否认,坚称排污口已被堵死。面对举报群众的微词,他还爆粗口,让大家滚出他的办公室。目前,梁清晨已被停职,并当面向举报者道歉。(7月23日新华网)
官场雷语,总能作为审丑噱头,获得广泛的传播力。
梁副局长爆粗口,理应被谴责:官员应具备起码的肚量,正视异见、接受监督,而不是“一点就炸”。对群众说“滚”、下逐客令是角色错位:或许在他看来,群众反映问题,表达治污诉求就是挑刺儿,举报者的微词,是在向权力叫板。
可实质上,这背离了角色逻辑:作为公仆,应为民解忧、替民谋利,接受群众质疑是其分内的事。
但爆粗口并非梁副局长的全部“业障”。不少质疑声,就指向梁清晨“跟排污企业沆瀣一气”“屁股坐歪了”。
罔顾事实,“睁着眼睛说瞎话”确实可疑。个中缘由也引人猜想:梁副局长排斥举报,到底是基于政绩考量,想遮掩“治理纰漏”,还是跟企业存在利益瓜葛,故而百般护短?
令人略感慰藉的是,当地迅速启动了问责程序,并就污染事件进行调查。
只不过,由“媒治”牵动的污染整饬,距民众期许仍有差距:环境治理,应是政府的常态化工作,并及时有力,可当地企业违规排污已久,民众举报多次,都不见整治,监管是否“反应迟钝”了点儿?
若没有“滚出办公室”激发的眼球效应陪衬,当地是否还有治污的自觉?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生态污染仍严重,环境治理仍疲软,与之相关的话题恐怕难以“退场”。从“悬赏游泳”到“滚出办公室”风波,它道出的仍是环境权益与权力不作为间的冲突。
说到底,“滚出办公室”很刺耳,但舆论关切点,显然不应放过对环境命题的追问:只要环境治理仍乏善可陈,那么在环境问题上的利益“拉锯”也很难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