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我儿子3岁半了,遇到一点儿不顺心的事情他都会哭。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大人正说话,他非让我看着他,不然就放声大哭;和小朋友一起玩儿,回家的时候,别的小朋友虽然不情愿,但都跟着家长走了,我儿子却总是哇哇大哭,还想继续和人家玩儿。
为此,他爸爸没少训他,但没有一点儿效果。
宋媛(儿童脑科学研究者、儿童心理专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为了一点儿小事就哭鼻子,家长觉得难以理解,于是就训斥孩子:“你怎么这么爱哭?”“有啥可哭的?”结果,家长越训斥孩子哭得越厉害。
如果家长能真正理解孩子的话,就会明白孩子为什么要哭了。
孩子年龄小,还不足以把自己的不良情绪组织成语言告诉家长,于是,哭就成了孩子释放不良情绪的重要方式。
通常,哭还具有一定的威力,当孩子哭的时候,家长的关注点全都在孩子身上,孩子此时的需求大多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所以哭也是孩子要挟家长的武器。如这位家长所说,孩子一哭,她可能立马就停止了和客人的交谈,开始关注孩子;孩子因想和小朋友继续玩儿而哭,一是表达了自己的不情愿,二是可能真的就能争取到再玩一会儿的机会。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还会以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了解了孩子哭的原因之后,家长可以这样做:
第一,引导孩子释放情绪。当孩子哭的时候,告诉孩子:“如果哭能让你舒服的话,你就哭吧。”结果,很多孩子在听到这句话后就不哭了。然后,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除了哭,还可以做别的事情,如做手工、唱歌等都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
第二,不妥协。当家长意识到孩子是用哭在要挟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要孩子一哭什么都答应。当孩子发现哭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再轻易地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