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继远 70后,洛阳土生土长,现在深圳谋职,闲时鼓捣散文,常被误认为老年作者。 |
|
前天冬至,几位家乡的朋友关切地问我吃饺子没。“冬至大过年”,人们应景发短信,或在微信群里相互提醒吃饺子,也算一种过节时尚。这时代,估计没几个人会对饺子馋嘴,人们要的只是一种气氛。
冬至,顾名思义是说冬天真正来了,天真正冷起来了。关心我吃饺子没有的朋友,却没人问我深圳冷不冷。也难怪,在大家的印象里,南方没有冬天,我也常对朋友说,深圳四季如春。可近几天,连我这个很耐寒的人,都觉得深圳有点儿冷了。这其实并不奇怪,即便真正的春天,也有“春寒料峭”“倒春寒”呢。
寒冷是随着一场冬雨来临的。城市里的花草树木,似乎没受影响,花儿照样开,树木照样绿,人们的着装却有了变化,前两天还可以穿单衣,现在几乎都换上了冬装,有人甚至围上了围巾。绿树红花中,人穿得这么厚实,看着,我总觉得挺奇怪。
没两天,我也顶不住了。北方的寒冷,剧烈、强硬,像刀子,刮得人手脚冰凉、耳朵发麻、两颊通红,深圳还没冷到那种程度。深圳的冷,是一种浸骨的凉,它软软的,不紧不慢,颇有耐心地绕在人身边,人的手脚、脸颊根本不会觉得它有多厉害。放松警惕时,它逮着身上衣衫的空隙,悄悄地钻进去,就觉得冷起来了,再也摆脱不掉。
在北方,人们觉得冷了,可以立即躲进有暖气的房子里,享受浓浓的暖意,最不济也会烧个炉子来烤火取暖。南方没有暖气,人在屋子里待着,感觉似乎比外面更阴冷,那只有往被窝里钻了。一床被子这时候盖在身上,明显已经不够暖和了,我只能屈服,再加一床被子取暖。
面对深圳这种“不太冷、又很冷”的天气,每次早上起床,我都要受多次思想煎熬,到最后不得不起床上班时,才能横下心起床。每晚洗澡前后,又是一次意志力的考验,开始时不想洗,洗完又想待在热水喷头下不出来。因为在进出洗澡间时,需要经过那冰冷的房间,真是“步步惊心”。
寒冷好像也是相对的,因人而异。当大多数人觉得深圳已经很冷时,街边露天食摊做肠粉的小弟,每天还赤着脚穿拖鞋,若无其事地干活。有天早上,我还见到一位大爷,光着膀子跑步,让我怀疑自己对寒冷的感觉是否出了问题。无论如何,日子都是自己的,冷暖自知,无关其他。自己觉得冷时,就及时添加衣物吧。
还有,冬至那天,我确实没吃饺子,因为一直不喜欢。那天我吃了馄饨,有的地方不是说“冬至馄饨夏至面”吗,也算应景了。“老广”很重视过冬至,但不吃饺子和馄饨,他们吃汤圆、腊味饭和其他丰盛的饭菜,说是“冬至大过年”。